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 | 劉秋玲 助理研究員兼代中心主任
「比例失準」(Disproportionality)並非只是數字問題,而是呈現一個與事實不相符的現象,意即——學生可能被誤認為特殊生,結果被安置在不合適的班別。影響比例失準之因素,可包括:經費不足影響學校人力或物力之需求、評量過程及測驗工具所隱含的偏見、錯估學生的障礙類型、親師互動與教師教學不良、社會結構的再製使得少數族群處於經濟的弱勢或貧窮(Thorius & Stephenson, 2012)。因此,為了避免造成數字上解讀的謬誤,理應認真看待數字背後的原因及相關因素,以了解全貌。
美國情緒行為障礙著名學者Kauffman在他的教科書曾經提醒,文化歧視會導致身心障礙盛行率(比例)過多或過少情形。這樣的結果,常常會影響少數族群學生,使他們未能獲得適當的專業服務。所以,老師如果是對文化不理解的「文化盲」,即可能因為原住民族身心障礙學生的族群文化背景及生活經驗不同,造成盛行率產生失準的情形。
「所以我常常在想說或許如果萬一我是生在(我現在生到)這個原住民的部落裡面去,其實也許我也是學習障礙的。因為他們會講到什麼飛鼠、打獵,去河邊幹嘛,那其實我也都不會。」(原鄉A老師)
原鄉老師支持文化背景的觀點,認為文化差異會影響孩子在鑑定安置的結果,同時低估其能力。由此可知,文化背景對於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是有影響的。
「我就覺得評量,因為尤其是測驗工具的問題,因為他的題目可能對原住民的學生來講,他沒有那個生活經驗,他不知道怎麼去回答,他只能隨便回答,因為我們的評量的東西是標準化,可是他的題目就只有一次性。」(原鄉B老師)
當我們在檢視原住民族身心障礙學生盛行率的時候,不應僅看總數,應該考慮文化背景以及社會環境等相關因素,透過其背後可能相關因素探討,才能了解盛行率失準的現象。
國外有研究案例指出,墨西哥裔的美國人,由於孩子有語言遲緩的問題,學校教師認為,該族群學生的語言表現緩慢,是「正常的」。這樣的結果,反而錯失治療先機(Gonzales & Gabel, 2017)。不同族群在溝通與對話當中,會因為語言的接收或表達不清,造成錯誤的理解。
「那心理師是有寫到說,他那個時候比較害羞,比較怕生,比較不太敢講。所以我覺得這個部分(語言)應該還是,應該是有影響(被判定身障生),……」(原鄉C老師)
原鄉的老師認為,原民地區所使用的語言還是以族語為主。原住民族學生(包括原住民身心障礙的學生)所使用的語言,因為有語法結構上的不同,或是族語使用上的頻繁,所以對他們的學習或評量結果,有所影響。
「語言我覺得有,因為有時候我們的用語是這樣直述,他們可能是倒裝。所以我們這樣直述的時候跟他用語倒裝的時候,他的意思可能就不能理解,你到底要問他的是什麼。你如果用他們的方式來講,他可能就聽得懂。」(原鄉D老師)
文化背景與語言差異,都是原住民族身障學生盛行率過高的因素。例如,在鑑定安置的測驗工具、施測人員、安置會議等相關措施的層面上,並無考慮原住民族身障學生需求。因此,在測驗過程或安置程序中,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語言溝通的不利,將原住民族學生誤判為障礙生。同時,也可能錯置了他們的障礙類別。為了避免此一錯誤,我們應該要考量「族群因素」(ethnic factor),藉以釐清原住民族學生實際的學習歷程及特教需求。依此看來,原住民族身心障礙學生的盛行率,除了數字之外,社會與生活環境應是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資料來源
劉秋玲、阮孝齊(2019)。《臺灣國民教育階段原住民族身心障礙學生盛行率分析研究》期末研究報告。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AER-107-12-H-2-03-00-1-04)。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