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遠,典範長青

紀念本院籌備處前主任陳伯璋教授論文集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 李文富、李庭慧

  擘劃臺灣教育藍圖,體察教育制度的不足,實踐推動課程改革,不遺餘力親力竭為,這是我們所孰悉的陳伯璋教授。陳教授於97年擔任本院籌備處主任,為本院發展奠定深厚基礎,相隔十年,他因病辭世,本院感念陳伯璋教授為臺灣教育所付出之心力,緬懷其理念與精神,於逝世三周年出版《課程研究與教育改革實踐——陳伯璋教授紀念論文集》,記載伯璋教授在教育制度與學術發展之貢獻,為教育注入活力與開創彈性的空間,並影響臺灣數十載的教育發展。

  本書由陳伯璋教授指導門生,亦是本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李文富主任主編,共收錄十篇伯璋教授指導的門生及教育界同道所撰寫之紀念文稿。每篇文章開始前都有一段敘述,述說作者如何起心動念敘寫本篇文章,說明作者與伯璋教授的關聯,藉由短短的文字讓讀者能從中認識伯璋教授的另一面,也為原本學術論文的文體增添一分柔軟與溫暖,彷彿回應伯璋教授曾帶給作者們的提攜與關懷。

  本書共收錄十篇文章,可歸納兩個大面向:首先是課程學理與課程實踐,課程理論是陳教授最重要的學術表現與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潛在課程理論、批判取向的課程理論、課程美學以及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組織的研究與倡議,這部分本書收錄四篇文章:〈課程批評〉、〈從課程中看見偏鄉漁村之美─敘說陳伯璋教授倡議在課程對於學校發展的影響力〉、〈批判導向的課程美學論述與實踐:重要概念的討論〉、〈核心素養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其次是教育改革。陳教授希望透過教育改革,能成就每位學生,建立公平與正義的開放社會,因此,他對教育的關懷是全面且多元,除了大家所熟悉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外,對通識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及對高等教育改革同樣付出相當多的心力與貢獻。例如:陳教授於擔任花蓮師範學院院長期間,成立全國第一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也曾擔任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學會理事長;另外他在淡江大學期間一手催生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並於之後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這部分收錄六篇專文,包括:〈疫情下的全球公民教育:回顧與前瞻〉、〈大學校院發展跨文化素養的要義與教學內涵〉、〈知識轉型:大學知識論述形成的時代情境脈絡分析及未來「共體/整體論」大學的展望〉、〈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族語教保員角色之探討〉、〈原住民族知識課程的發展與應用─以阿美族傳統竹筏為例〉、〈生存與承認的焦慮:教育改革的社會存有論分析〉,上述十篇以學術論文方式,從不同面主題向伯璋教授表達敬意,延續他生前所倡議之理念。

  以此專書紀念本院前籌備主任—陳伯璋教授。亦歡迎有興趣之研究人員、教育改革工作者、教育實務人員及對陳伯璋教授有所感念者共同關注與共勉。詳細內容,讀者可於本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TERIC)下載研讀(書名:課程研究與教育改革實踐——紀念陳伯璋教授論文集


課程改革 陳伯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