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語言的力量無遠弗屆

2022臺灣翻譯研討會

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 | 丁彥平

  2022年「臺灣翻譯研討會」於10月28日在本院臺北院區10樓國際會議廳及6樓會議室舉行。上午邀請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William White先生與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院「英語為第二語言教學系」Thor Sawin教授進行專題演講;下午為論文發表,最後則為「翻譯能力評鑑」論壇,參與人數共計約205人次。

  首先由本院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林慶隆主任致詞,為研討會揭開序幕,林主任提到自2004年至今,本院每年皆會舉辦翻譯研討會,今年已邁入第19年。2004年,本院配合教育部委辦之「建立國家翻譯人才評鑑制度」研究,首次舉辦「建立臺灣翻譯人才評鑑制度─需求與方向」研討會;2005-2006年的主題分別為「實施與交流」及「翻譯資源與人力」,教育部更依據前開研究成果,於 2007 年舉辦第一屆「教育部中英文翻譯能力檢定考試」,本院的研究成果成為教育部研擬政策的依據。之後,本院翻譯研討會名稱定為「臺灣翻譯研討會」,且每年訂定不同的研討主題,作為提供國內外翻譯教育、學術及實務交流之平臺。

  第一場視訊演講邀請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 William White 先生,講題為 “Non-client-facing soft skills in the booth” ,他表示,因應新冠疫情,同步口譯增加「遠距同步口譯」 (Remote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RSI) , RSI 區分為2種方式:1. NCRSI (Non-Co-located Remote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為異地遠距同步口譯(同步口譯人員不在同一地點,通常在家裡進行);2. CRSI (Co-located Remote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係同地遠距同步口譯(同步口譯人員於同一地點進行)。

  以往同步口譯員的方式都會有搭檔可以互相支援(例如: 確認數字、艱難單字及時救援),但自2020年以來, NCRSI 頻繁使用,口譯員經常得孤軍奮戰,獨自口譯時,即使有溝通設備可以支援,但也考驗口譯員能否在高壓情況下熟悉地操作相關軟體;同時「口譯員的搭檔對整體口譯表現之影響」這鮮為人知的問題亦逐漸浮上檯面,White更進一步說明,在沒有真人夥伴的情況下口譯員需具備的口譯軟實力 (soft skills) ,以 及發展同步口譯團隊工作的實務理論。

  第二場視訊演講邀請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院「英語為第二語言教學系」Thor Sawin教授,講題為 “Language professionals caught between the challenges of de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ism: Standard language as third space rather than norm” ,他認為在世界各地, 一方是逐步擴張的國族主義勢力,對促進國家內部語言和文化多樣性的努力持懷疑態度, 這種觀點支持單一民族語言的推廣;另一方則是反國族主義或去殖民化的力量,對語言的標準化持懷疑態度,認為它們是強化歷史歧視和壓制「非標準群體」的過程,這種觀點支援區域性的多語發展,反對將標準語言的使用作為系統性壓迫的工具。

  Sawin教授從過去以「常規」 (Norm) 為主導的語言教育領域出發,提出了克服上述緊張關係的方法,他表示語言專業人員 (Language professionals) ,如語言教師、筆譯員、口譯員,必須承認標準語言 (Standard language) 在促進交流的作用,同時也要促進語言的多樣性,並顧及社會弱勢族群的權利,以不同語言使用者的經驗為中心,將標準語言當作為一個「第三空間」 (Third space) ,在當中重新協商規範,而不是作為一個常規。 

  研討會下午則分3個場地共計17篇論文發表,論文子題包括:1.翻譯政策與制度、2.語料庫與科技、3.專業發展與品質提昇、4.多語教育以及5.其他。最後場次則為「翻譯能力評鑑」論壇,邀請國內7所大學翻譯系所(學程)的代表,分別就各校的翻譯能力評鑑現況、優勢或困境、展望與建議等,提出相關意見。

  本次研討會參與踴躍,包含國內各大專校院翻譯、外語相關系所之學者教師、研究人員與學生、翻譯學會、學術機構、翻譯產業界專家等人員出席,與會者皆表示本次研討會議程安排內容精彩,活動圓滿完成!


臺灣翻譯研討會 口譯 William White Thor Sa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