匱乏循環對於出國交換學習形成的挑戰與協助策略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 陳昀萱 副研究員

  本研究探究經濟不利與少數文化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出國修習學分的意願、參與出國交換過程中的考慮因素、挑戰、以及所需的幫助,深入分析探討除了經濟財務考量外,還有哪些因素影響經濟不利與文化少數大學生參與全球移動學習的理解與規劃,並邀請其從學生角度對政府端與大學端可以協助的方向提出建議。

一、出國交換學習的意願、挑戰、與潛在影響因素

(一)意願:出國交換學習是夢想

  無法或未曾參與出國交換的大專生,絕大部分仍然有相當高的出國交換的意願、甚至是他們的夢想。但許多都受限於家庭經濟環境,若非直接放棄了解國際交換的可能性,就是開始嘗試了解後、卻自認為在財務和課業上都還沒準備好、不確定出國效益有多少,而最後決定放棄嘗試準備參與國際學習,夢想因而變得遙不可及。

(二)挑戰與潛在因素:匱乏循環、渴求穩定

  綜整分析經濟弱勢或文化少數大學生出國交換所面臨的挑戰,大概可以區隔為:匱乏循環及渴求穩定等兩大層面。

1. 經濟匱乏、時間匱乏與資訊匱乏形成的惡性循環

  彙整分析經濟不利同學難以參與國際學習的挑戰,雖然經濟是主要的原因,但是並非唯一原因。這些同學雖然全部都可以申請學雜費減免、輔以學生貸款,部分學校也積極提供校內工讀機會。但為了降低借貸比率、支應家人所需開銷、以及預留自己未來準備,大部分同學仍然必須同時兼好幾份工作。如果所就讀學校校園內工讀機會較為充裕,同學便得以較低的時間與勞力成本賺取足夠生活費;但有更多同學是必須在校園外從事較為勞務性的打工,因為門檻較低且時薪較高,但因工時較長、體力耗費較高,可以投注在蒐集與準備出國交換學習的資訊與心力自然變得很少。

  在運用課餘時間打工並課程的情況下,評估、蒐集出國交換所需的資訊、以及準備參與國際學習的心力也會變少,更何況要提升外語能力到可以申請交換學校,通過一定程度的外語能力檢定考試,都需要投注相當心力準備。因此,即便許多經濟不力學生努力維持優異學業成績與外語能力可以申請獎學金出國交換,如何擠出自己的資源以提供確保家人在交換期間所需基本經濟,也是他們必須預作的打算,更是造成他們難以申請出國交換的挑戰。

  而國際學習交換資訊,主要來自兩個層面:1. 學校提供的國際學習資訊或管道太少,以至於學生無法獲得資訊;2.學校雖然提供許多訊息,但多是制式化針對出國交換一般性訊息,對於經濟不利與文化少數同學所另外需要的特殊獎學金、額外的協助資訊並不充分,促使這些同學無法評估規劃國際學習可能性。

  這些因為經濟匱乏所連帶衍生的時間匱乏與資訊匱乏,使得這些有意願但無從開始的學生,不得不放棄跨國學習的機會,雖然許多國際文獻指出:參與國際學習的大學生多來自高社經家庭背景學學生,大學時期出國交換經歷在相當程度上對求職機會有一定的幫助。相較於此,無法參與出國交換的學生,也較難從跨國界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潛在效益。

2. 渴求盡早自立穩定

  未參與出國交換的大學生,因為原生家庭經濟匱乏,即便符合學雜費減免或運用學貸完成大學學歷,社會福利也提供家人基本生活保障,然而,這些基本協助與保障,在面對經濟與學業門檻較高的國際高等教育時,顯得相當侷促。即便學生嘗試準備,也有許多同學對於因為出國交換可能必須延後畢業所付出的機會成本感到遲疑。除了因為他們經常並非就讀市場熱門領域之外,也有不少同學是就讀技職體系後插班到大學,因此年紀已較同級年長,對於延畢進入就業市場的年齡更感不安。

  外加原生家庭長期經濟匱乏所造成的生活顛簸,即便無需照顧原生家庭的學生、父母關心壓力也讓他們對出國延畢考慮再三,思考大學畢業進途時,多希望盡早進入經濟安全與穩定的狀態,早日還清貸款,照顧家庭;而非再去面對申請國際學習過程中必須面臨諸多申請國外學校、投注大量準備的時間金錢、找尋國外住宿、課業與生活適應、延畢、以及較晚進入職場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參與國際學習對他們來說,不僅是一個遙遠到無法觸及的夢想、國際學習可以承諾的幫助,也模糊到無法強化他們的參與動機。

  因此,選擇出國交換這類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資源、卻又無法保證立即就業成效的選項,經常讓他們不是猶疑不決、就是把此選項往後遞延,甚至延伸到研究所時期,藉由結合專業學習與出國交換、以強化國際學習的正當性與說服力。

二、協助弱勢大專生出國學習的四項措施

(一)視國際學習為高等教育重要學習內涵

  國際學習作為大學階段學習內涵的一種,有其根本的教育功能,雖然未必每位大學生都希望在大學階段赴國外參與國際學習,然而從準備蒐集資訊、規劃赴國外時程、面對不確定性的心理準備,到在國外面對各種生活與文化適應的挑戰,都有許多層面的教育意義。

  因此建議政策上重新省視國際學習,以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將校內階段準備國際學習到完成國際學習視為一種跨界移動訓練過程的內涵,而不是僅評估學生在校內準備國際學習的學業與外語成績,來決定是否讓學生跨出國界,讓每個有意願的大學生、特別是經濟弱勢與文化少數學生,都有機會認識了解準備並參與國際學習,整合國際學習對於其專業與個人發展的幫助。

(二)於系所新生校園導覽或正式課程中納入國際學習的機會

  列為大學各系所大一新生介紹課程之一,提升新生對於國際學習的認識、理解、規劃、與執行能力、以及國際學習對於各自專業領域的重要性。特別就經濟弱勢或少數族群同學,提供額外的彈性線上諮詢管道,鼓勵他們可以在保有隱私提出關於跨文化學習適應、學期時間安排、財務規劃、社會福利對於家庭支持的相關資訊,避免他們受限於原生家庭經濟因素,限制了未來可能性。

(三)拔尖與扶弱/甄選與輔導的國際學習制度並行

  目前主要都是以學業成績、外語檢定成績作為甄選參與國際學習的標準,即便這些標準可能因各校而異,但建議可以另外發展積極輔導的方案、甚至是一門課程,鼓勵弱勢學生盡早開始準備,納入整合外語學習、蒐集國外學校與課程資訊、財務規劃、使其成為一進入大學就開始規畫執行的學習過程,目標是在大學畢業前完成出國交換學習的目標。

(四)同時提供獎學金與勵學金、升級「以學代工」的配套

  當前鼓勵學生出國進行學習的獎學金,都是評選出表現較佳的學生鼓勵他們赴國外修學分。但是針對弱勢或文化少數學生,在長久以來學習環境不利、進入大學後又因經濟侷限必須花很多時間打工,更難以將時間花在進行國際學習準備。

  建議主政部門:除了鼓勵優秀學生,也可以評估升級目前「以學代工」的相關配套,另外設置各種為國際學習的努力與進步的學習計畫與支持體系,以提供勵學金方式,除了解決經濟弱勢與文化少數學生的財務窘困,同時實質強化他們參與國際學習所需具備的學業與外語能力,鼓勵促成他們參與跨界國際學習的機會。


資料來源

陳昀萱、簡巧玲(2023)。弱勢大學生參與出國學習的挑戰、支持、與在地國際化策略—教育行政資料庫可以告訴我們什麼?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AER-2022-022-E-2-1-A4-01。執行日期:2022-04-01至2022-12-31。


附加檔案
  1. PDF檔案 匱乏循環對於出國交換學習形成的挑戰與協助策略.pdf

出國交換 經濟弱勢學生 少數族群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