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數位教科書?可能類型及其學教思考

教科書研究中心 | 李涵鈺 副研究員

  科技的進展帶來了便利與革新,印刷機的發明,使得手寫稿大量複製及印刷,傳遞知識的課本也逐漸普及於各級學校。隨著數位科技的發達,書的概念也在轉變,課本的形式和樣態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從紙質平面轉變為數位化的發展型態,虛擬實境躍然紙上、模擬操作立體呈現、影音聲響隨選播放,這種新型態的課本也有了新的名稱—數位教科書。

一、數位教科書的類型

  究竟「數位教科書」這個語詞意指什麼?文獻中提到數位教科書時,後面常附註說明又可指稱電子教科書或電子教材,也發現不同的國家有相異的型態創建與重視,而不同設計或功能也潛藏著如何再現知識、如何與內容互動等看法,因此,筆者從文獻中初步歸納4種類型來進行討論:

類型一:傳統教科書的電子形式化(digitalised textbooks),亦即將紙本教科書轉為電子格式,類似電子書的樣態,可將版面放大或縮小、進行跳頁、書籤等功能。

類型二:除了教科書的電子化外,並增加多表徵形態,如影像、聲音、動畫等,也包括一些工具讓教師能對教材進行添加、修改。

類型三:由出版業者提供的版面框架及工具,教師根據自我教學需求,自行創造教與學的內容。

類型四:出版業者或教育工作者跳脫傳統的書籍結構,提供模組化的數位學習材料。數位原生的教科書(Born-digital textbooks)為此類。

  近年變化可發現,不同類型間可能相互結合,難以截然區分,且也有結合網路其他資源、數位學習平台、學習管理系統等方式。不管如何,從上述教科書的樣態初步可看出,類型一較為線性結構,一致性地涵蓋整個課程內容範圍,較偏向紙質教科書的靜態副本。類型二在線性本質基礎上,再往數位科技擴充功能,將各種資源整合到一個定制的套件中。類型三為非線性,商業或非營利生產者提供教師數位環境或平台及創造內容的工具箱,內容教材由教師生產或分享。類型四則跳脫書本框架,從科技特性與學生學習來設計,教師和學習者的角色產生變革性改變,教科書的生產和使用亦須重新思考,此類型以數位教科書當關鍵字搜尋較為少見,很可能被歸在所謂的數位學習教材中。在這幾種類型中,同一國家可能包含不同型態之發展,如瑞典同時出現這幾種類型,有三家業者聚焦在第二類樣態為主,第一類和第三類各只有一家出版業者開發。

二、不同數位設計的機會與挑戰

  這4種數位教科書設計面向的光譜樣貌,筆者簡稱為電子式、擴充式、自編式、原生型,並思考不同的數位設計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一)教材設計與品質

  電子化及擴充式以預先製作好的紙本內容為主,在紙本教科書上進行後製與加值,整體與課本結構相符,雙頁布局,整冊套裝的形式。自編式及原生型仰賴教師或業者自編,透過數位設計,增強內容理解與互動體驗,除了隨書展現外,亦可就特定單元主題單獨進行設計。

  電子化及擴充式有部分數位內容依紙本教科書審定而來,新增的資訊製物(標註、搜尋、編輯、影片、音檔等)未經審定,這部分如何把關品質,是否由出版業者自負品質管理?自編式及原生形式,若非整冊形式,則難以取代紙本教科書,且自編式難以事前掌握學習內容,而原生型跳脫書本框架,這二類政府端若要進行審查,難度頗高,可行性與必要性均不高。

(二)教師角色與教學

  每種類型的數位教科書,隱含著對於教師角色有不同期待。這4類呈現教師角色的光譜,從學校知識的守門人,傳遞知識內容到運用學習環境與素材的賦能者,能權衡考量媒材本質、學生特質、環境條件等因素進行各種資源的調整和使用。尤其自編式及原生型,期待教師設計或選擇適合學生的不同再現形式,及建立課程與學習資源之間的連結來進行教學。

  不論何種型態的教科書,有賴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打造數位與非數位元素既互補又相互結合的教學環境。最重要的或許不是新數位工具的特定功能,而是教師如何將科技或技術媒介的方法融入到課堂的教學實踐中。

(三)學習方式

  數位教科書不只是「改成數位」,不同設計意味著提供不同的學習方式與參與方式,可能為學習者提供了超越靜態內容、跨越時間和空間限制,甚至多元的路徑、節奏等潛力。若按照紙本教科書編製,再後製加工一些媒體資源,仍為傳統取向學習設計,以傳遞最大化的知識內容與技能為主。因此,就學習而言,數位教科書如何化不可能為可能、化不可見為可見、化不可行為可行,激發與增強學習的理解、主動知識建構、甚至自學的可能性,可能較為關鍵。

  從上述類型之探討,我國數位教科書要往什麼方向發展?為瞭解教育利害關係人對於數位教科書的看法,本院教科書研究中心進行單一整合型研究(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原本欲讓各利害關係人填答其所想望的發展類型,然「數位教科書」一詞,未有明確共識,不易對焦與想像。即使最終定案提供定義,朝向「擴充式」類型,僅有文字說明,仍難以構繪出具體圖像及其對未來課堂中教學與學習的改變樣貌。

三、結語

  「數位教科書」牽涉的議題非常廣,在學習資源豐富的情形下,學用版是否有必要?若有需要,那麼應往哪個方向發展?還是一本書的形式嗎?類型功能為何?如何定位與紙本教科書的關係?若是取代,那麼是否審查?審查到什麼程度?若是並行,要與紙本版面一致嗎?再者,由誰付費?設備環境是否支持等問題,可見數位教科書議題所帶出的,已經不只是教科書本身的數位化而已,而是伴隨著數位化所產生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變革,對教育產生的影響。

  教科書在數位學習環境下的樣貌為何?可能要凝聚發展共識,挑戰的不是從教科書看數位學習,也不是從使用的版本去想像可能的樣貌,反而是藉助數位科技發展,從學習本質去想像數位時代,我們需要的什麼樣的digital textbook 或digital text books?


資料來源

朱美珍、張復萌、李涵鈺、卓益安、張菀芯(2022)。利害關係人對國中小數位教科書政策評估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AER-2022-006-C-1-1-E10-01。執行日期:2022-09-01至2023-02-28。


附加檔案
  1. PDF檔案 什麼是數位教科書?可能類型及其學教思考.pdf

數位教科書 數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