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 | 編輯小組
本期共收錄五篇論文及一篇人物專訪,第一篇論文〈「狼披羊皮」:此熟語係源自《伊索寓言》還是《聖經》外來中譯詞?〉(熟語:語言中已定型的固定詞組或句子)爬梳 17世紀起《聖經》與《伊索寓言》的中譯本,試圖從時間點、涵義、用字等面向,以及對比現代的使用情況,探討「狼披羊皮」熟語的可能出處。
第二篇〈罵詈語和詈辱語的翻譯挑戰與策略:以《臺北人》和《藍彩霞的春天》日譯本為研究對象〉(罵詈語、詈辱語:罵人的話)探討中、日文化間罵詈語和詈辱語之翻譯挑戰,並提出相應的翻譯策略。譯者在跨文化語境中翻譯辱罵語時面臨許多限制,但可以透過理解原著,運用翻譯技巧和目標語文化中的情境詞彙進行語言轉換,以實現異文化語境的仿造,解決目標語言中的欠額問題。
第三篇〈譯者的心智運作、語言能力、及社會支持:個案研究〉以兩個階段調查一位臺灣譯者的翻譯過程作為個案研究,並探究該譯者在過程中的心智運作、語言能力以及身為社會網絡裡的一員所得到的支持。筆者訪談這位臺灣譯者,根據訪談內容,且運用翻譯生成學為研究方法,以質化分析譯者翻譯吉爾曼的短篇小說《黃壁紙》的三個前文 (avent-textes) 。
第四篇〈衡量口譯培訓生的認知技能:使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量表驗證〉旨在建立並驗證一個整合教育心理學中四個關鍵面向的量表,對於「後設認知口譯員研究」這一細分領域提出貢獻。研究結果顯示,在口譯訓練評估層面,該量表具有高度的實用性,能用以評估高等教育中口譯培訓生如何運用與這四個教育心理學面向息息相關的相關技能,並證明結構方程模型 (SEM)在口譯研究領域之有效應用。
第五篇〈「視譯」課程線上授課方式:檢視互動及學習者滿意度之間的關係〉以線上同步「視譯」課程為研究場域,檢視學生對於課程互動及學習滿意度的評量研究,結果顯示,課程的三種互動:「學習者—課程內容互動」、「學習者—授課教師互動」、「學習者—學習者互動」與學生課程滿意度之間均存在顯著關聯。
〈翻譯志業面面觀:呂健忠先生訪談錄〉是一篇深入探討翻譯工作的人物專訪。受訪者呂健忠先生為現任東吳大學英文系兼任副教授,專長涵蓋古典文學、中世紀文學、中西戲劇、英美文學、中英翻譯。呂教授分享了他以翻譯西洋經典為志業的心路歷程,數十年來,他筆耕不輟,譯作等身,已然成為華文世界的代表性譯者之一。
本期所有文章皆收錄在「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TERIC) (《編譯論叢》第17卷第2期),歡迎讀者上網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