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與政策研究中心 | 陳昀萱 副研究員
政府致力於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歷史相當悠久,從2023年開始,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除透過國際化專章,積極鼓勵國內大學依據自我定位及發展特色,自行擇定研提規劃策略及相關績效指標。《高教深耕計畫》也就國際移動關鍵能力中,建議5項可以運用參考評估指標,其中第2項指標為:「建置完善之校內出國研修/實習評選機制;對於經濟弱勢或文化不利學生應有特別之規劃措施」(教育部,2023)。然而,對於經濟弱勢或文化不利學生應該如何發展特別之規劃措施?本文嘗試歸納摘錄歐盟推動鼓勵多元背景青年學子出國交換學習的策略,作為國內主政單位與各大學參考發展規劃符合在地脈絡相關措施的參考。
歐盟推動歐洲公民跨境移動學習政策歷史相當悠久,在其提出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報告更指出:高等教育國際化不應僅限於少數菁英學生與教師的國際移動,更應該投注更多心力在教學課程與學習成果的國際化。師生出國移動必須成為國際化課程的一部分,確保國際化是納入所有學生,而不是只有少數人受惠,因為國際化本身不是目的、是用來提高品質的手段(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教育組,2015)。
歐盟推動跨境移動學習最著名的兩項政策是伊拉斯謨斯(Erasmus+)和歐洲團結聯盟(European Solidarity Corps),前項推動歐洲青年跨國移動交換學習、後者鼓勵公民參與國際志願工作,兩者都是希望促進歐洲教育國際化。伊拉斯謨斯計劃在2014年推動之初只接受歐洲大學生參與,但因執行成效獲肯定,階段性逐步昇級到最新版伊拉斯謨斯世界計畫也接受世界各國大學生。依據Erasmus+政策最新報告,在2021年這項政策就贊助約19,000項方案、64萬9千名參與者受惠(European Commission, 2022)。目前最新ㄧ期的伊拉斯謨斯計畫推動期程為2021-2027,此階段計畫的目標是:更具包容性(inclusive)、更數位化(digital)、更環保(green),為各年齡段提供機會,為各類型申請機構提供更多選擇(European Commission, 2023)。
伊拉斯謨斯計畫只是歐盟眾多龐大多年的政策之一,如何確保這些眾多龐大長期的跨國政策計畫順利進行、並了解這些計畫的影響力,除了有執行單位定期發布的執行成果報告外,歐盟的共同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er)則扮演關鍵角色,作為提供歐盟行政單位的政策科學和知識服務單位,歐盟共同研究中心的任務,是透過歐盟政策研究及知識管理過程,協助歐盟政府各個部門得以循證決策並發展策略(European Commission, 2020)。
以歐盟青年移動力為主題為例,除了歐盟執行單位委託調查的執行報告指出:參與伊拉斯謨斯計畫與學子的就業機會有正相關(European Commission, 2018、2019),歐盟共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如Schnepf and D`hombres(2019)以英國參與伊拉斯謨斯學生為對象,進一步探究影響參與伊拉斯謨斯國際學習機會的因素,除了參與者家庭背景因素外、還包括弱勢族群學生經常就讀的領域和學校較少辦理國際學習的活動與機會。Di Pietro(2020)則分析比較義大利、德國與法國學生資料指出:部分歐盟國家參與伊拉斯謨斯計畫的青年學生家庭背景社會差距極大。這些研究成果除了提供伊拉斯謨斯政策執行單位了解該政策影響力,也呼籲建議這些政府支持跨境國際學習的政策應該更具包容性(inclusive)。
為了確保歐盟所推動的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相關計畫,都可以確實關注到來自各種背景學生的參與機會,歐盟發布了《伊拉斯謨斯與歐洲團結聯盟包容多樣性策略執行方針》(Implementation Guideline Erasmus+ and European Solidarity Corps Inclusion and Diversity Strategy)(European Commission, 2021;以下簡稱《包容多樣性策略執行方針》),這項指導方針裡面除了說明規劃這項執行方針的三項目的:1.起源於歐盟創立之初追求多元包容性的政治理想、2.現行社會脈絡的需求、3.推動伊拉斯謨斯計畫執行報告建議,也進一步針對參與跨境學習機會的限制提出分析與行動策略。
一、執行方針的核心理念:從差異中學習
各種於阻礙國際移動力的差異類型很多,有些類型的差異比其他類型更容易辨識,前者如族群、宗教、文化和語言等,後者如:能力(缺陷)、教育水準、社會背景、經濟狀況、健康、或不同成長地。這份執行方針的出發點,旨在尊重與接受參與者多樣性,讓差異成為一種學習資源,而不是消極競爭與偏見的來源。這也是伊拉斯謨斯計畫希望促成青年學子和參與機構在投入計畫過程中所應培養具備的能力,運用多樣性讓這些計畫更為豐富,鼓勵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青年學子共同合作學習,同時改善參與機會較少的青年學子所面臨的困境。
二、理解造成差異的原因
這項指導方針細緻檢視各種影響青年學子參與跨境學習計畫機會差異的因素,大致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八大項。
(一)身心障礙:因身心、智能或感官缺陷所造成的阻礙,必然會影響參與各種跨境學習計畫的機會。
(二)健康因素:急性、長期/慢性病、或其他妨礙身體心理健康相關情況,也會造成學子參與國際移動學習的阻礙。
(三)教育訓練限制:因為各種結構性或外在環境因素而中輟或較早離開學校體系、缺乏技能的青年人,也會面臨無法參與學校提供的國外學習或實習的訓練機會。
(四)文化差異:來自移民家庭、難民背景、少數族裔、手語使用者、或有語言適應困難的青年學子,也會因為需要適應主流文化、較難參與這些主流社會推動的計畫。
(五)社會障礙:因為社交能力障礙、反社會人格、或高風險行為、更生人、酒精/藥品濫用、或社會邊緣人等各種造成社會適應困難的因子,也會形成參與跨境學習的障礙。其他類型的社會障礙也可能來自於家庭環境,例如第一代大學生、單親、照顧者、負責家庭經濟者、孤兒等,也是潛在面臨社會障礙的族群。
(六)經濟障礙:因為中低收家庭背景、需要提早離開學校經濟獨立、仰賴社會福利、無家、負債等各類型財務挑戰,也會影響身處其中的個人參與出國學習計畫的機會。
(七)歧視:因為性別、年齡、種族、宗教、信仰、性取向、身心缺陷各種因素、或交織形成的歧視問題,也形成造成出國學習的障礙。
(八)地理障礙:住在偏遠地區、離島、都市邊陲這些交通或公共服務較少的區域,也會影響到這些年輕人的參與機會。
在仔細檢視各種造成差異的挑戰因素之後,歐盟也針對提出具體的行動策略,鼓勵各國申請單位注意,確保推動青年學生移動利政策之際,可以充分涵納各類型族群的學生。
一、包容性和多樣性作為評估補助的重標準之一
申請這兩項鼓勵青年學習與志願服務政策補助重要評估要件之一,就是包容性和多樣性,積極整合納入這兩個要件的申請案可以被優先考慮補助。
二、申請可親近性和使用者友善
重視申請案件的計畫說明、申請程序、以及報告機制相關文件/表格是否清晰、簡要與易讀,例如運用不同族群語言、使用者友善的多元文件格式、是否提供數位資訊與支持數位學習環境,特別是對不同障礙類別的族群(如視障或無法使用資訊設備者)。
三、前置性參訪
申請案的規劃執行者可能必須預先拜訪國外合作單位,商討學生交換或學習的事宜,此時可以考慮邀請少數族群青年偕同前往,讓申請案更符合學生個別不同需求。
四、強化輔導
針對機會較少的參與者,如果他們較難獨立或無法循一般程序申請參與出國交換學習,計畫申請者可以在計畫內建立強化輔導的機制與過程。藉由更密切接觸、花更多時間來輔導協助機會較少的潛在參與者,藉由手把手參與計畫相關活動的支持,讓這些潛在參與者得以順利參與完成出國交換學習的任務。
五、致力於財務支持
幾項重要原則包括:1.針對機會較少參與者的特殊財務需求提供專門的協助,這些強化輔導所需的成本、或個別化旅宿支出、額外語言文化課程經費需求,特別也要注意避免讓這些族群必須預先墊付參與計畫的各種開銷。2.針對積極關注包容來自不同類型學生族群的計畫提案單位,因主動觸及輔導較少機會學生所衍生的成本與工作任務、也提供額外的財務支持。3.確保靈活易懂的財務支持、整合其他國家級/歐盟層級財務補助的可能,讓來自各地多元群體青年學生,可以在跨出國界參與國際學習時、預先或隨時獲得參與計畫需要的財務支援,減輕這些機會較少參與者的財務壓力。4.最後,針對過去從未或較少辦理鼓勵青年交換學習的機構,也簡化申請流程、降低申請門檻、鼓勵這些單位積極參與。
六、微型易參與
針對僅具小規模行政管理資源的組織,伊拉斯謨斯也提供彈性的補助額度、簡化的行政與後續報告要求、較短的期程,希望藉此增加補助的機會、逐步強化參與的能力。
七、賦能取向
伊拉斯謨斯計畫和歐洲團結聯盟支持參與者在不同人生階段都有機會可以參與跨國學習的需求和機會,鼓勵申請單位促成參與者在不同人生階段逐步提升他們參與國際學習能力和教育發展。
八、計畫形態和跨境移動期程
許多青年學子因為環境限制無法參與、或覺得尚未準備好可以參與一般規格的出國學習機會,而短期和小規模的出國參訪方案,可能是這些潛在參與者跨出第一步的機會,也可做為後續規劃更長期更大規模的出國學習計畫的墊腳石。此外,整合線上交換學習計畫與短期密集的出國學習也是另一種可能。
九、在地國際化
藉由安排特定主題、在地方層級辦理邀請國際參與者共同投入的活動,也可以提供較少參與機會的青年學子,就近與國際參與者一起互動的經驗、培養在地參與者的自信,做為這些青年未來參與跨境學習的橋梁。
十、善用線上交換以為輔助
伊拉斯謨斯政策也支持線上跨文化交流提案,作為補充的選項。藉由共同主題,線上交流得以連結不同地理區域的參與者,然而這些線上跨文化交流,除了作為支持實體跨境移動學習的橋樑、準備與補充、而非完全取代實體的跨境學習。
十一、支持外語學習
外語能力經常被提及是參與出國交換學習計畫的阻礙之一,因此伊拉斯謨斯政策也支持提供線上語言學習的計畫、或運用其他財務補助方式,強化支持機會較少者的外語學習資源。
歐盟源於其推動歐洲整合政治理念、當代社會發展趨勢、與全球移動政策執行評估建議,確立了支持多元背景學生參與跨境學習的核心理念,藉由區隔分析各種造成阻礙的差異因素,提出了涵納多元背景的策略,最後這項指導方針也指出各國執行單位本身必須積極運用網絡共學,涵納多元、公平透明的評選機制、喚起公共意識並主動觸及有需要者。而針對個別國家政府層級也提出一些積極參與的方向,對於我國發展推動符合本土脈絡的政方式,支持多元背景學生參與國際移動學習,都具相當啟示。
參考文獻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教育組(2015)。歐盟報告建議教育國際化應嘉惠全體學生。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教育部(2022)。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二期(112-116)。
Di Pietro, G. (2020). Changes in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 in access to study abroad programs: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66, 1-16.
European Parliament (2015).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2018). Erasmus+ Higher Education Impact Study.
European Commission (2019). Study on the impact of Erasmus+ Higher Education Partnerships and Knowledge Alliances at Local, national and European Levels on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Priorities.
European Commission (2020). Strategic Plan 2020-2024 Joint Research Centre.
European Commission (2021).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 Erasmus+ and European Solidarity Corps Inclusive and Diversity Strategy.
European Commission (2023). Erasmus+-- EU program for education, trainning, youth, and sport.
Schnepf, S. and D`hombres, B., (2019).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students in Italy and the UK: does it pay off and for whom. Retrieved from https://publications.jrc.ec.europa.eu/repository/handle/JRC116097
European Commission (2022). Erasmus+ supported almost 19,000 projects in 2021, shows annual report.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Education, Youth, Sport and Culture (2018). Combined evaluation of Erasmus+ and predecessor programmes: Final report: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 loan guarantee facility (Volum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