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 王清標
臺灣技職教育已推行多年,無論是中等或高等教育,課程規劃、資源引進、技能培訓以及職業訓練皆有相當的改善,使越來越多學生選擇技職教育之路。
首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與工程學院鄭慶民院長闡述科技大學與普通大學在教育目標上的差異:科技大學強調專業技能培養,透過實習及教育部推動的「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學生在企業與學校的共同指導下,逐步具備即戰力,順利銜接業界需求。
為因應產業發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於2020年設立「未來學院」,與在地企業攜手推動職能導向課程,幫助學生銜接產業、提升技能,減少學用落差。就讀未來學院鑄造專班四年級的楊貴同分享自身經驗:自高中三年級下學期起,他便進入承鋒鑄造開發公司實習,進入專班後成為正式員工,真正實現「就學即就業」。未來學院院長鄭宇伸指出,產學合作的核心目標是讓學生在學校與企業的學習內容皆能貼近業界實際需求,學校負責傳授基本知識與技能,而專業技能的深化則需在企業的實務環境中鍛鍊。
承鋒鑄造總經理林益州表示,公司憑藉領先業界的專業資源,鼓勵學生將業界案例帶回學校分享,幫助教師掌握最新產業動態,使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敏實科技大學智慧製造工程系學生林三祐,自高職製圖科一路進入智慧製造工程系,因自小熱愛積木遊戲與創意發想,早早確立技職方向。敏實科大產學實習合作中心主任蔡鴻德指出,傳統學程偏重理論知識,容易與業界需求脫節,使學生難以學以致用。為解決此問題,敏實科大與敏實集團合作,提供大量工業機台,鼓勵學生實際操作,使設備不僅是展示工具,更成為學習的核心。
智慧製造工程系系主任于善淳強調,培養動手實作能力至關重要。學生溫翔禾分享:「在學校學到的可能是片段知識,但透過專題課程,我們學會如何將這些知識串聯並應用於實際問題。」當學生具備專業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後,敏實科大更安排學生至海外企業實習,增進實戰經驗。
科技大學的教學目標在於培養專業人才,讓學生不僅學習技能,更能在探索與學習中確立職涯方向。透過產學合作,業界設備與師資進駐校園,結合課堂教學與企業實習,使學生具備「帶得走」的專業技能,這正是技職教育的願景,也是持續努力的方向。
相關內容,歡迎至愛學網點閱:「技職教育系列—匠師養成 產學攜手」,其他更多精彩影片,歡迎至愛學網「愛生活-名人講堂」單元中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