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 王清標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學校應如何調整步伐,以培養學生具備適應未來社會與應變能力的終身學習者?「探索式學習」正是激發學生好奇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本影片帶您走進臺南市七股區光復生態實驗小學與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看這兩所學校如何透過實踐,讓學生在自然環境中展開探索式學習,勇敢迎接未知挑戰。
臺南市七股區光復生態實驗小學坐落於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之中,周圍擁有小瀉湖、六成大排、鹽山等珍貴的自然資源。林淑萍老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結合學校周邊生態環境,設計一系列「探索體驗課程」,如獨木舟划槳、鹽山觸鹽體驗等戶外活動,透過五感體驗,學生得以親身感受自然,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冒險精神。林老師表示,光復實小猶如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教師之間相互交流教學經驗,讓學生在體驗中快樂學習、成長,並養成樂觀積極的學習態度,不受限於傳統課室的框架。何羽彤同學則分享,透過「獨木舟划槳」課程,她不僅學習了水域安全知識與應變能力,也深刻體會到光復實小獨特的教育魅力。
自105學年度起,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全校教師主動向教育局提出「探索式教育」,致力於將學習的主導權還給學生。校長黃琬茹鼓勵學生「主動學習」,透過同儕討論促進思考,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陳家平老師則運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引發學生興趣,鼓勵他們上台報告並與同學互動,採取開放式問答模式,共同探索知識。 他提到,學生的提問往往超乎預期,這也促使教師必須與學生一同探索未知,持續學習。葉于碩同學則認為,開放式問答沒有標準答案,有助於激發思考與想像力。家長們也發現,芳和中學的孩子們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願意接受挑戰與失敗,在學習過程中探索個人潛能。
「探索式學習」不侷限於課本或文字,而是透過引導學生進入真實情境,激發好奇心,培養面對未知挑戰的勇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這樣的學習模式,學生不僅能提升思維靈活度,更能強化應變能力,並將所學應用於實際生活中。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同時擔任臺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監事詹志禹也強調,這些能力正是學生在面對未來挑戰時所必備的素質,透過探索式學習,孩子不僅擁有開放的視野,更能在學習旅程中發掘自我,迎向更廣闊的世界。
相關內容,歡迎至愛學網點閱:「實驗教育系列—探索世界的各種可能」,其他更多精彩影片,歡迎至愛學網「愛生活—名人講堂」單元中瀏覽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