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情緒學習結合議題教學,可以怎麼做?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 劉欣宜 副研究員

  美國的學業、社交與情緒學習協會(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指出,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以下簡稱SEL)是教育與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故須培養學習者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關係、負責任的決定等五項核心能力。SEL課程方案的實踐經驗也顯示,其對學生的學習表現、身心健康、人際關係等有顯著正向的效果,能降低孩子的情緒困擾與問題行為,與社會參與及行動密切相關,故許多國家紛紛致力於SEL的推動。臺灣近來的教育改革也有類似的關注,如108課綱的議題教育,強調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與SEL的理念精神與內涵均有呼應。基於上述,本研究目的乃在探討SEL與議題教學結合的可能性,並以國中階段為例,分析學校教師結合SEL與議題教學時的問題困難與因應策略,提供教師課程發展的參考工具及未來課程綱要可參考的知識基礎與研究方向。

一、SEL結合議題教學的問題

(一)教師對結合SEL與議題教學的理解與認知有限

  SEL雖為教育新興趨勢,108課綱中其實已有相關內涵,但散見在不同的領域或科目,且亦有課程或教學中須再強化的部分,如自我覺察和人際覺察等。近年許多民間教育單位或縣市政府教育局透過相關計畫推展SEL,多數教師雖認同其價值,卻難完整掌握SEL的內涵與實踐方式,如SEL 如何與議題結合、是否採融入教學方式為之等,顯示兩者在課堂教學的定位與功能有待釐清。再者,教師缺乏引導其轉化SEL與議題教學的課程發展工具,如指標、案例、指引等,難以快速有效且具體的掌握實施原則與策略,影響實施意願、信心與準備度。

(二)教師對結合SEL與議題的教學範疇仍有拓展空間

  關於SEL課程的實施,許多教師關注的重點在於能否藉此提升學生參與學校學習的穩定度,故課程與學生的連結常多聚焦在自身、學校、家庭層面,較少擴及到社區、社會、國家等,且教師設計SEL教學內容時,主要依據既有教科書或是不更動原有課程結構的貢獻取向和添加取向模式著手,故在引領學生探討的過程中,雖可習得相關知識和概念,卻未必能促進自我覺察與社會覺察,較少體現SEL和議題重視的關懷在地與全球議題,培養積極的行動力

二、結合 SEL 與議題教學的因應策略

(一)了解SEL的理念與重點,找出在議題融入時適宜的導入點

  依據文獻探討與訪談結果,SEL在課程與教學的應用上,較常結合的有品格、生命、生涯規劃、性別平等、永續教育等議題,而綜合活動領域的輔導則是直接相關的科目,故目前在這些議題或科目有較多結合與轉化的嘗試或案例。因此,教師若欲將SEL轉化為課程,可先理解SEL的理念與重點,並檢視教學中相關的課程內容與議題,適時導入SEL,是較易進行的作法,如SEL的人際關係包括有效溝通、建立正向關係、尋求支持或提供幫助等內涵,此與輔導課談到的人際關係、霸凌防治、溝通互動,以及性別平等、人權教育等議題相關,可在這些課程中導入SEL的重點,豐富學生的學習。

(二)訂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兼納SEL與議題的價值與內涵

  議題教育重視以情境脈絡的教學素材,促進學生對生活、生涯與生命等課題的批判思考、討論探究與體驗實作,可提供SEL具體的情境脈絡;而SEL則關注個人與集體層面的情緒覺察、人際互動、問題解決,以及謀求福祉的評估與行動等,故可深化議題教育的學習。兩者的結合運用上,除前述所提須了解SEL的理念與重點外,教師宜訂定具體且兼納SEL與議題價值或內涵的學習目標,體察學生的需要做為課程設計的方向。

(三)結合學校在地文化特色,適切連結班級經營

  SEL強調情緒的覺察處理與人我關係,生活事情與社會議題都可以作為SEL的材料,故連結學校文化或班級經營等課程,更有助於學生對SEL的內化與行動。尤其對部分體制外學校而言,結合 SEL 與議題教育更能讓學校展現在地特色,學生建立認同感與歸屬感,例如有學校透過原住民運動結合轉型正義的議題,引導學生從社會覺察中體認人權議題與自身身分認同的重要關係,或是運用SEL的理念開發品格教育的微課程,做為處理學生事件的工具,營造正向管教的校園環境,這些都是SEL在不同文化或特色之學校的理解與實踐。

  綜合上述,本研究提出結合SEL與議題教學的問題與因應策略,提供教師課程發展與教學實施的參考,惟實踐上仍需考量教師理解接受度與學生身心發展情形等,選擇與調整合適的方案或策略,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自主學習與幸褔感。


資料來源

劉欣宜、林佳慧(2022)。社會情緒學習運用在國中議題教學的實施原則與策略。國家教育研究院年度研究成果報告(NAER-2022-010-C-1-1-B1-03)。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附加檔案
  1. PDF檔案 社會情緒學習結合議題教學,可以怎麼做?.pdf

社會情緒學習 課程綱要 議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