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 王清標
藝術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基石,也是最易入門的學習領域之一,它不僅充滿趣味,更能引發學生興趣,引導他們探索自我、發揮創意,開啟無限可能。本影片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教育模式—高雄市鼓山區壽山國民小學的「生態美學探索」與淡水原聲國際學院高中部的「藝術文化」,展現兩校如何透過藝術教育開啟孩子的潛能。
高雄市鼓山區壽山國民小學坐落於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為藝術教育奠定深厚基礎。教務主任李宛倫帶領學生實踐「生態美學探索」,並設計「秋精靈故事」植物創作課程,鼓勵孩子在大自然中收集種子、葉片等素材,透過觀察、想像與創作,轉化自然之美為藝術表現。在這段學習歷程中,學生培養了敏銳的觀察力,學會用不同視角感受環境,發揮想像力,與自然產生深刻的連結。而六年級學生的作品融合具象與抽象的自畫像,展現個人特色與創意成長軌跡,孩子們從最初的缺乏耐心與不安,逐漸蛻變為自信地運用藝術語言呈現內在世界。學生董宥孜分享道,老師鼓勵他們記錄當下的感受與色彩,即使作品風格獨特,也能獲得支持與肯定,這樣的無壓力學習環境,讓孩子能自由探索創意,無論透過作品或身體語言,都能勇敢展現自我。
接著來到原聲國際學院高中部,這裡以「原民文化課程」為核心,致力於提供部落孩子優質的教育機會,並重視「藝術教育」的深遠影響。臺灣原聲教育協會理事長馬彼得指出,許多原住民族學生在高中階段可能因家庭經濟壓力或學習環境不適應而面臨中輟危機,原聲國際學院的創校宗旨,即在於為這些孩子打造適性發展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順利進入大學,並在藝術的薰陶下建立自信。
以「合唱」課程為例,學校透過歌聲搭建自信舞台,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找到人生方向,李艾同學 (Kumu Maya) 分享,她透過不斷練習與觀眾互動,逐漸培養穩健的台風,進一步提升自我認同與價值感。藝術不僅幫助學生展現才華,更塑造其遠見與思維,為未來人生奠定堅實基礎。
壽山國小透過藝術教育實踐全人教育理念,讓學生在探索中發掘自我,開展藝術潛能;原聲國際學院則以藝術為鑰匙,開啟孩子的無限可能,不論是自然美學的薰陶,還是文化藝術的浸潤,藝術教育都如同蛹蛻變成蝶的過程,見證孩子們在學習中成長茁壯。在藝術的世界裡,他們得以展翅高飛,擁抱屬於自己的未來,為生命增添無限色彩。
相關內容,歡迎至愛學網點閱:「實驗教育系列—開啟孩子們無限未來」,其他更多精彩影片,歡迎至愛學網「愛生活—名人講堂」單元中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