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妙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日本長期以來花費在「國民健康保險」的金額,佔國家整體總預算的比例甚高,甚至已造成政府財政沉重的負擔。而國民不良飲食習慣所衍生的醫療費用增加,近年來更有擴大的趨勢。尤其處在富裕、物資充沛的社會中,對於自我健康之管理常常因生活的便利性而逐漸被輕忽。其所造成的影響,不僅「過胖兒」比例增多,更容易蔓延為慢性病。面對這樣的惡性循環狀況,日本教育主管機關,開始結合既有的學校醫療體制,配合「健康教育」的教學運用,思考由學校著手建立正確的醫療觀念,以期學生具備健康的身心。
生於物資不缺乏的時代,食物的取得幾乎已是不設防的輕易取得。然而在美味好吃的背後,其所帶來肥胖及生活慢性病的弊害卻是極為可怕的。尤其合成物、組合物及化學物的濫用,不僅讓食物欠缺自然應有的風味,更讓飲食生活充滿不安與恐懼。有鑑於此,日本的學校開始配合校醫定期駐診,採取分批、分次的調查學生的飲食內容及檢查學生身體狀況。同時配合「健康教育」的課程運用,讓學生了解飲食均衡的重要及當下流行食物對健康的影響。同時配合衛生主管機關定期宣導飲食的內含物性質及食用過量對身體造成的負擔,以期學生在日常食用或飲用時能有所節制。此外更教導學生對建康判斷能力進行自我管理及自我掌握,尤其藉由對飲食習慣的了解與養成,來確實排除影響健康的危害因素,再結合營養師及校護給予學生正確且具體的飲食管理概念,讓學生在學期間就能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當孩子自己能了解每天的飲食內容,則可以掌握來自於食物不同營養素的攝取常識,而這也正是維持身心健康的基本要素。防範於未然已是日本學校教育維護健康的先決防線,而建立正確的醫療觀念更是延續健康的基本條件。因此,日本的學校教育已積極開始認真推動導入學校醫療觀念的建立,以期學生擁有健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