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妙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隨著東日本大地震所引發海嘯導致福島核能發電廠幅射溢出,影響東日本地區環境安全,甚至令人有談核色變的恐懼。面對幅射線的問題,日本的中學生有非常多的疑問需要請教老師,但教師對於核能所知有限,更遑論解答幅射線問題。因此,要如何回答學生的詢問,已是日本教師最為頭痛的課題。
有鑑於此,日本的中學自下一年度開始在自然科教科書中重新編列,將已30年未納入教材的「幅射議題」載入課程綱要中,同時配合教師研習將教學內容傳達給教師知悉應用。然而面對東京電力公司核能發電廠的事故,意見分歧及優柔寡斷的處理態度,導致對應幅射性物質污染產生嚴重的重建落差。事實上,對於幅射問題,多數的教師幾乎是沒有這方面的教學經驗,面對學生的詢問如何給予正確回答已讓日本文部科學省不得不審慎重視思考此議題的存在性。
日本中學教科書在80年代以前曾經有記述幅射線相關的教材,但其後因在教學指導內容嚴格選編制度下默默的在教科書中消失。隨著2008年的課綱修正將其再納入教學課程中,但主要是以能源及環境問題為主。對於核能相關議題亦偏重在地球暖化問題的改善,同時也明確記載「幅射線的問題及其利用之價值」。311地震事件後,日本文部科學省乃預計明年春天起,將所使用這方面課程相關的中學3年教科書內容重新規劃,旨則是以幅射線活用於醫療及物體內部的檢查上外,更配合環境需求的發展將核能發電廠的架構及能源問題等迫切題材皆納入教學課程中。
然而隨福島核能電廠事故問題的發生,肇因於天然災難的核能外洩,其所衍生中央政府如何因應幅射性物質污染的論爭、地方自治體每日發表空氣中幅射線量的恐懼及家長獨自測定的不安等問題,讓教育現場的學校在教學取捨及對應方法上難以舉措,甚至讓教師產生極大的疑惑。日本學生提出有關輻射線的疑問,學者專家的層次水準甚至都不見得可以正確解答。因此,建構一套淺顯易懂的完備教學指導內容已是所有教師最急迫的期待。日本的文部科學省也因應學校教師的需求,就核能事故及輻射線問題編輯相關基礎知識讀本配合給予支援,並配給全國之小、中、高等學校作為補充之教材讓其充分運用。而類似的問題在臺灣也許可能也會遭遇到,因此及早思考未雨綢繆應是教育主管機關不可忽略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