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青年倫敦暴動看失業失學問題

| 張珍瑋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張珍瑋】

英國倫敦八月份發生大規模青年暴動事件,根據其教育部發佈之2011年第二季非在職在學或接受專業訓練報告(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 NEET)顯示,共有約977千名的英國青年目前處於非在職、非在學且未接受任何職前訓練之狀態,共計英國失業青年已佔青年總人口數的20.2%。據報導顯示,約有10萬名青年需費時至少二年以上,才能找到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其中16-17歲的青年僅有一半覓職者可以找到工作。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倫敦暴動中因搶劫商家被起訴的1000人裡,16-24歲青年即佔總起訴人數的40%,而這些青年多半出身於非常貧困的區域,各區域的工作機會甚少,約莫一個工作的錄取率僅止4%。再加上,英國輔導青年就業預算遭到刪減,以發生暴動的Salford地區為例,該區青年就業輔導預算即經刪30%,而迫使地方政府無法舉辦職業訓練班,更加惡化青年就職機會。

再者,對於有心申請就讀大學的英國青年而言,為避免2012年即將調漲三倍的學費,今年入學大學的人口激增,進入大學科系甚至比就業市場還競爭。今年總申請大學入學人數為192,000名,然缺額僅29,500名。因此無法進入大學的近85%的大學申請入學者只得賦閒在家,加上政府無力提供其妥善就職輔導,即使大量失業、失學青年以暴動釋放其壓抑對現狀的不滿及其對未來的不安。

青年在任何國家都應被適當地培育並給予其未來發展的機會,不論是就業或是繼續在學校學習,他們所可能帶出的是未來整體國家的發展榮景。然而,在英國青年倫敦暴動事件中,許多人看見的卻只是暴動事件所帶給社會的亂象,並在相關新聞報導中偏頗刊登暴動青年的失控照片。然而,整體社會以致於教育界,確實應當從這樣的事件中深刻反省相關政策的制訂與落實,是否真正考量青年主體性的發展與其權益的保障。我國近年來,亦慢慢浮現青年失業、或是大學畢業生卻難以找到學以致用工作的問題,在檢討如何進行相關高教發展政策修正與人力結構調整策略的同時,實需更多輔導失業、失學青年在大結構快速改變之時應有的心理調適,重新調整重視「人為主體」、「適性發展」的人文社會,以達「人盡其才」大同社會之理想。


(本文部分呈現資料由我國駐英國臺北代表處文化組提供,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