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芬蘭思索我國數學師資養成

| 林宜臻

【文 / 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林宜臻】

芬蘭在OECDPISA20032006的數學素養平均得分各分居第二,雖PISA 2006整體成績落後於排名第一的我國之後,然我國在層級1及其以下者高達11.9%,而芬蘭數學低於基本程度僅5.9%,學生的數學優劣差距遠較我國小,而且不同地區的各校間差異也最小,芬蘭的數學教育品質高且全面均衡發展 (OECD,2007)

芬蘭的數學教育品質高,而且全面均衡發展,在於將「普及教育」置於國家政策的核心。其《基礎教育法案》 ("Basic Education Act," 1998)明確指出教育的宗旨在於滿足孩子們天生的求知欲,循序漸進傳授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充分自主發展。因此,學校在規劃課程、選擇內容、教材、學習策略、方法和評估方式時,會以學生個人的興趣與選擇為主,而這些需要建立於彈性、校本和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輔導和補救教學課程的規劃 (Välijärvi et al., 2003)

2005年,芬蘭履行波隆納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1,將班級教師學分數從160轉變為必須修滿歐盟學分互認體系(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 ECTS2300學分3,除了必修的數學相關課程6學分,6學分選修數學,亦有2560學分的輔修數學,尚有60學分以上的原理與實務的教學研究 (pedagogical studies),以及20學分的教學實務訓練(practical training (Burghes, 2008;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FNBE], 2010)

此外,芬蘭也投注於數學職前及在職教育,以改善小學數學專長教師的短缺問題。Joensuu大學為例,原本只有少於2%的學生會選擇數學作為專業,目前已有超過80%的學生主修數學(15學分),成為最熱門主修科目之一,甚至其中一半的人會再修35學分,以取得中學數學教師資格。此種改變係由於班級教師和大學的數學教育家,在數學的教學實習期間,會到師範學校(Normal School)的小學擔任監督人,這種監督包含備課的監督,會要求學生教數學要比教科書更有系統,且將重點放在理解和使用探索策略。此外,1990年成立的數學社團在1990年代前半期,將服務範圍擴展到在職教育,幫助教師出版教師手冊,以及更新20年未修訂的高中幾何課本等 (Malaty, 2006)

芬蘭綜合大學4的教育學院除開設常規的課程外,還根據教育改革所需,增設教育諮詢專業,並與其他教育機構免費提供教師的終身培訓,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與知識的更新。通常大學教學實習學校(University Practice Schools)設在大學校園內,不但靠近教師訓練部門,數學教育專家在該部門擔任教學實習的輔導老師(tutor),只要實習生(trainee)有意願,都能獲得數學教育專家的指導,此外,他們也能使用包括圖書館等的大學設備(university facilities)

芬蘭並無設置監督系統(inspections),完全信任受過教學專業訓練的教師,教師受聘後,不會受到定期視察與評核,教師可自行決定使用何種教學法,也可自行制訂課程,自選教科書或完全不用教科書,這些自由讓每位老師的專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Malaty, 2006)

數學教育的成功,從根本上要改變教學的品質,而教師的素質是數學教學成功的關鍵。嚴格的入學篩選機制5及嚴謹的課程內容與數學教育專業諮詢系統,以及教師專業自主權的充分尊重,確保芬蘭具有優質的數學教學師資。


【參考文獻】

Bordewich, F.2005)。因材施教芬蘭學校的榜樣,值得世人學習2009829日,取自 http://www.readersdigest.hk/article/2147

Basic Education Act (1998).

Burghes, D. (2008).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in Mathematics teacher training.Retrieved from http://www.cfbt.com/evidenceforeducation/pdf/MathsTeachTrain_reportFINAL%20(WEB)_(v5).pdf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FNBE] (2010). Teachers in General Education.Retrieved from http://www.oph.fi/english/education/teachers/teachers_in_general_education

Malaty, G. (2006). What are the Reasons Behind the Success of Finland in PISA? Matilde, 29, 4-9.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2007). PISA 2006: Science Competencies for Tomorrow's World Volume 1: Analysis.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30/17/39703267.pdf

Välijärvi, J., Kupari, P., PirjoLinnakylä, Reinikainen, P., Sulkunen, S., Törnroos, J., & Arffman, I. (2003). The Finnish success in PISA - and some reasons behind it 2.  Retrieved from http://ktl.jyu.fi/img/portal/8317/PISA_2003_screen.pdf

【註解】

1.  由歐洲29個國家於1999年共同簽署,此宣言特別強調應在2010年創建一個整合之「歐洲高等教育區」。

2.  學分的計算,以 ECTS為計算單位。不僅計算傳統上學生在課堂的上課時數 (contact hours),也將學生實際學習的時數 (workload) 計算在內,1 ECTS 相當於 25~30 小時的學習時數。

3.  包括3年學士的180學分以及2年教育學專修(major in pedagogy)碩士的120學分。

4.  芬蘭的10所綜合大學均設有教育學院。

5.  大學教育課程錄取率,每七名申請人之中僅取一人,比法律和醫學課程更為嚴格,雖然學校有權解聘不勝任的教師,但幾乎不曾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