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于仙
【文、圖 /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林于仙】
於日本大阪舉行的亞洲教育學術研討會(Asi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CE)今年已邁入第三屆,由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Forum與日本早稻田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及台灣的台南大學共同合辦。由於ACE研討會的主題皆聚焦於國際化及面臨全球化的教育課題,以此次為例,大會主題為「全球化下的教與學」(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a globalised world),因此雖然為亞洲教育研討會,除了亞洲各國,亦吸引了歐美等國學者參與盛會,使得與會討論者因著彼此多元的文化背景與思維角度,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今年ACE研討會的論文亦相當多元,在大會全球化教與學的6大子題下,論文發表領域包括了教育政策與領導、語言教育、社會文化與全球化趨勢、專業發展與訓練、課程與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經驗、科技與數理教育、組織學習與革新、以及跨科目/領域研究等面向。因此參與ACE不單可感受到社會的脈動及研究的趨勢,並藉由不同領域人士的交流,促進新的解讀角度的產生。筆者除了自身的發表場次,亦參與聆聽教育政策、課程教學、藝術教育等論文,獲益良多。
此外,大會的演講(Keynote speech)分別由ACE 主席Judith Chapman教授、David Aspin教授、與Monty Satiadarma教授就全球化腳步下的教育領導、終身學習、及藝術應用於災難後的心靈重建工作等主題進行分享。這三個主題對於身為教育工作者,以及身為世界公民,面對著愈趨頻繁的氣候災難,是相當適切的討論與提醒。在一片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聲浪中,身為西方人的Chapman卻提醒亞洲地區的學者在追求進步與國際承認之際,也應檢視自身教育目標所追求的是否過於盲目,在國際評比的框架下,是否丟失了自我的優勢價值。此番提醒在國際化與本位文化兼具的大阪、近畿地區,特別令人感受深刻,同時也是在場許多發表者的研究課題之一。
最後關於ACE研討會的交流平台,可供參考。與許多大型研討會不同,ACE並無事先出版proceedings,會議手冊與發表者的論文場次則是以電子檔的形式公布於官方網站;至於發表者論文全文則是在會議過後一個月截稿,之後於官網出版。此做法可讓發表者經過交流,採納更多的建議以作論文的修改,同時網路的交流平台,既節省紙張符合環保,也能使會議的論文透過網路傳達分享,分享的社群甚至超過原本參與ACE會議的人士。對於ACE研討會有興趣的人不妨至http://ace.iafor.org/index.html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