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鴻楨
第0083期國教輔導團輔導員初階培育班-自然
【文 /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國小自然領域輔導小組 葉鴻楨】
【圖 / 葉鴻楨、教育人力發展中心組員 林月鳳】
筆者透過計畫申請而與了三天二夜的優質校外教學研習,頭一天的開場中國教司鄭來長副司長提及校外教學是正式課程之延伸,內容包含主學習、副學習並擴大附學習的成效,過去一年來在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及相關人員的努力下,筆者看見了國內環境教育及校外教學的蛻變與演進。
歷經三天的洗禮,也重新讓筆者憶起九四年間提及被裁撤校舍地規劃為環境學習場域之可行性的議題,在透過分析環境教育學習場域建置的相關要素及探討國內現行偏遠地區小學現況,就已被裁撤的正規體制下的校舍地,於制度面上,如何利用裁撤校舍其地理位置及自然資源的優勢,建置一個具專業性的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自然中心)其可能性如何?筆者研究發現:(1)就制度面政策上而言,中央或是地方都極力在進行閒置校舍再活化的政策,而各縣市進行的方式及權責單位不盡相同,唯就政策面而言,被裁撤校舍地規劃做為環境教育學習場域的可行性,只要規劃妥當,相關地方教育權責單位都會採納應用,並不會有所阻擾,這部分已有所改善;(2)就實際教育需求上而言,對於提供環境教育專業服務,建置一個適合區域性使用,且具專業性質的環境教育學習場域,是一個值得規劃的方向。而這部分的規劃,亦足以提供未來對於小校裁、併、廢,後續相關規劃的參考,這部分筆者所在縣市之教育權責單位業已納入相關規劃時之參考;(3)就場域建置困難點而言,經費為最關鍵的影響因子,牽動著整個環境教育學習場域建置,及其後續的經營運作,空有硬體設施、專業人員以及活動方案,如若後勤支援不足,則難以永續經營。近年來相關單位極力在開展合宜的教育場域及專業人員及方案開發,看見了環境教育或校外教學的轉變,其中林務局近年在各適宜的地點,積極建置了自然教育中心,依據建置環境學習場域建置元素去規劃、開發、使用及經營,看見其逐步實現了學習場域之建置與永續發展。
在研習會場上,也看見過去一直以來,像新竹市光武國中、虎林國小等團隊的努力,在全國各地已發展出一些優質案例,如:單車法拉第、幸福莊園…等,從中看見了校外教學多元類型發展,也看見未來的藍圖,喜見校外教學的落實能有更進一步的推展,不再只是為校外教學而進行校外教學,也更讓筆者深信被裁撤校舍地能持續以不同形式存在於相關學習場域中的可能性,並對未來國內推展環境教育及推動優質校外教學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