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教育在學校的推動-2011/12/10和平教育讀書會側記

| 陳姵琁

【文、圖 / 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專任助理 陳姵琁】

1. Wenden, A. L. (2004). Educating for a culture of social and ecological peac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導讀人:甄曉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

2. Shapiro, S. B. (2002). The commonality of the body: pedagogy and peace culture. In G. Salomon & B. Nevo (2002) (Eds.), Peace education: The concep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around the world (pp.143-154). N.Y.,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導讀人:陳麗華(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3. Galtung, J. (1969). Violence, Peace, and Peace Research.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6(3): 167-191.(補充文章)
導讀人:陳麗華(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12/10是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計畫最後一次讀書會,主題是「和平教育在學校的推動」。對於和平教育這樣的學科,怎麼在教學中體現,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前一次11/19讀書會以「師資培育」為主題,提到了如何讓教師具有專業的知覺;這一次的閱讀文章,重點則放在校園中的體現和實踐。

甄曉蘭老師導讀的Educating for a culture of social and ecological peace一書中,討論了如何透過教育來型塑和平的文化。作者構想的和平教育是一個整合的模式,從和平教育中延伸出社會責任和生態的知覺,希望能達到與自己的和諧、與他者的和諧以及與自然的和諧。文中訴求積極的和平,除了避免社會暴力的發生,也要避免環境暴力的發生。這樣的模式是一種轉化的和平教育,對於塑造有責任感的社會有很大的幫助。

陳麗華老師導讀的 "The commonality of the body: pedagogy and peace culture" 一文,則從身體的體現討論和平教育的轉化教學法。文章從對批判理性及現代性的檢討出發,希望能透過體現語言的教育「以身體知」(embody)。人的思考與理解不能脫離人類社會性與歷史性存在的語言、經驗與文化,生命經驗的核心是「身體」,這是教學典範的轉移。透過全人體現的認知,可以讓人從自己的感受進一步延伸到與他人共通的部份,透過身體的共性認知到超越個人經驗的現象,並透過和平教育提醒人類的共通性,進而關注與傾聽他人的苦痛。

除了指定閱讀文章外,陳麗華老師還介紹和平教育始祖Johan Galtung的經典之作 "Violence, Peace, and Peace Research" 文中對於個人暴力與結構暴力有明確的分析。結構暴力與發展理論(development theory)相關,個人暴力則與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相關。雖然是將近四十年前的文章,Galtung對個人暴力與結構性暴力的定義還是有獨到見解之處。

本次閱讀主題的兩篇文章中都提及轉化教學法(transformative pedagogy)對和平教育的影響。和平教育是強調能「體現」和「實踐」的學科,如果只是將和平教育客體化當成知識,沒有去實踐的話,教學是無法成功的。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和平教育會運用很多情感教學,讓人類情感的深層結構被辨識、尊重、引出及認可,強調人類共通性的部份,才是化解衝突可能的方向。


「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官方網站:http://tpestudygroup.nict.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