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校園中潛在的道德教育

| 劉欣宜

【文 /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劉欣宜】

Kolhberg(1983)認為潛在課程可培養學生的道德發展,且學校中的道德氣氛乃是潛在課程的重要部分。從理論上來看,道德型塑是十分複雜的過程,雖然學校透過正規課程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道德教育,但若僅止於靜態的說教與宣導,成效不大,尚有賴校園中潛在課程的配合。校園潛在的道德教育可分為物質、文化、社會與認知四大環境 (王金國,2009;李琪明,2004;林小鷗,2004;馬彩紅,2004;陳照雄,2005;楊麗靜,2009),簡述如下:

一、物質環境:

()學校設備

此涉及「資源分配」與「公平正義」的問題,因為資源有限,學校常將資源用於容易見到成效的系所,冷門科系或設備貧乏學校的學生待遇相差甚多,易對學生產生「特權」、「傲視」、「忍耐」、「對立」及「公平」的潛在課程。

()教室佈置:

因為待在教室內活動的時間最久,教室佈置為境教最直接的來源,易因長期的耳濡目染產生潛移默化效果,如黑板的倫理條目,牆壁的精神嘉訓、班級公約、學生作品,都是潛藏的道德教育工具,師生座位的安排也可能影響學習態度。

()校園規劃:

校園建築的設計要考慮實用性、藝術性和教育性。其次,校園環境的佈置必須要做到環保綠化,激發美感,熱愛生活的作用,並要保持學校整潔衛生,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二、文化環境:

()儀式規章:

儀式規章體現了學校領導者的價值觀,校園中各種規範制度的施行,會使「守法」、「守分」、「鑽法律漏洞」、「誠實」、「尊重」、「欺騙」等行為因執法時的切實、寬嚴與公信程度,以潛在課程的形式形塑學生。

()比賽獎賞:

良性競爭會帶來進步,惡性競爭則易產生「嫉妒」、「中傷」、「爭奪」等偏差觀念,同時,為促進學習動機而運用獎賞制度時也應留意學生是否為得到獎勵,不經意養成「順從」、「作假」、「爭寵」及「有所為而為」、「地位貴賤」的心態。

()校風薰陶:

班風和校風乃集體的一種穩定精神狀態,可說是「無聲之教」,影響力往往比被動的接受說教要大,要形成優良的校風,學校可從改進領導作風、形成良好教風、培養優良學風著手。

三、社會環境:

()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的特殊性使得教師對學生易產生人格的正負面影響,正向方面如激起學習動機、促使發展自我、超越自我等,反之則可能誤導學生「奉承」、「諂媚」與「表面迎合」的心理,以藉此討人喜歡或獲利。

()同儕關係:

由於渴望尋求認同與接納,同儕團體中的次級文化對學生的價值觀、信念與行為有極大的感染效果。在同儕壓力下,可能習得壞習慣、錯誤觀念及不當言行;反之則可能有「見賢思齊」之效,且學生在同儕中的地位也影響「自我認同」。

()教師期望:

有研究指出,教師會因為對孩子的期望而影響其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傾向給予優勢孩子動手操作、批判思考的機會,反之,弱勢孩童常接受講演式的教學,以命令語句為主,易成為教室中的「靜聽者」與「旁觀者」。

四、認知環境:

()教科書:

即便非道德類科的教科書都可能間接傳遞著不同的品格教育,然而其內容常傾向表面的關心,對於深度的文化衝擊與差異卻少加碰觸,或因主題過於敏感,或因難以呈現,但核心要素的缺乏卻可能使道德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

()教學法:

不同教學法的使用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不同的態度,如完全以教師中心的講述教學模式易養成學生「被動」、「順從」、與「消極」的態度,失去了「批判思考」與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評量:

教學評量的內容及過程的公平性會影響學生面對評量的態度,若測驗內容全以優勢族群為中心,可能傳達「地位尊卑、文化認同」的觀念,貶抑弱勢文化,使學生不得不放棄母文化,甚至鄙棄母文化的結果。

潛在課程的道德教育功能在於薰陶、鞭策、淨化學生的靈魂,在學校教育中,如能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充分發揮潛在課程的有益影響,必將大大提高德育的實效,有助於實現全人教育的理想。


【參考文獻】

王金國(2009)。品格教育:理論與實踐。臺北:高等教育。

李琪明(2004)。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928-21

林小鷗(2004)。潛在課程的德育價值分析。2011510日,取自http://course.zjnu.cn/learn/bbs/dispbbs.asp?boardID=21&ID=2728&page=1

馬彩虹(2004)。潛在課程與德育。2011530日,取自http://www.fyeedu.net/info/7156-1.htm

陳照雄(2005)。德育與潛在課程。北縣教育,5343-45

楊麗靜(2009)。國小一年級班級實施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Kohlberg, L. (1983). The moral atmosphere of the school. In H. Giroux & D. Purpel (Eds.),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pp.61-81). C.A.: McCut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