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佩蓉
【文 / 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謝佩蓉】
Lee與Shute兩位新加坡學者,從心理學與教育學資料庫中,研析整理出影響K-12學生學習成就之心理學因素。目的在於:
確認一組特別攸關K-12學生學習成就的個體與社會脈絡性變項。
提供實徵性證據說明這組脈絡性變項如何和學習成就有所連結。
提出一個完整的架構,反映教育與社會心理學範疇對於這組脈絡性變項間的關係之看法。
他們採用的方法是,透過四個心理學與教育學資料庫,掌握相關已發表、具有審查制度的期刊論文和專書論文(研討會論文、未發表的學位論文、構思中的論文、以及評估性報告則排除)。研究對象限縮為美國一般學生,也就是不列入特殊學生。焦點在於攸關閱讀與數學學習成就的心理學構念,至於系統層級的構念(像是學校類型、班級大小)、課程與學習標準、教學與教室活動、學習資源、人口學變項(性別或種族)以及國家與州層級的議題,在這篇研究中並不探討。
研究者首先從數以萬計的論文中,找出測量K-12學生閱讀或數學表現的研究論文共350篇,這些論文乃透過標準化測驗、老師的評分、或是學期成績來衡量學生在閱讀或數學的學習成就。最後,再篩選出效果量較大的150篇進行詳盡分析,將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因素分為「個體因素」與「社會脈絡性因素」兩大類。和個體有關的因素共有10項,可再區分為學習投入和學習策略兩大部分;社會脈絡性因素則有5項,區分為學校氣氛和社會家庭影響兩大類型。詳細內涵請見表1。
由研究者最後歸納出的這15項重要影響因素可得知,透過學習投入、認知策略、後設認知策略、以及行為策略的介入和使力,教師、教育決策者以及家長可以幫助學生們達成更有成效的學習;另一方面,從研究也可獲悉,除了學生本身,教師與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教師與家長應主動參與學生的學習。
Lee, J., & Shute, V. J. (2010). Personal and social-contextual factors in K-12 academic performance: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on student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5(3), 185-202. doi:10.1080/00461520.2010.493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