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雪芬
第1009期100學年度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團隊補救教學輔導人才研習
【文 / 高雄市國小數學輔導團 洪雪芬】
實施補救教學,正如醫師行醫,要先問診再對症下藥。以下是一個「戴著數學聽診器問診-國小數學補救教學」的例子。
針對上述學生的解答,也許有的老師會覺得「算式正確,答案正確,圖形錯誤,應該是學生粗心畫錯圖形吧。」於是請學生將圖形修正。當然也有的老師會覺得「既然圖形畫錯,那麼120-24=96的算式是怎麼來的?」還是應該要問問學生。請看筆者如何像數學醫師一般,經過問診,找出學生真正的學習迷思。
一、問診
數學醫師:(指著學生的解答)請說說看,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A生:(在圖形正上方的面上,點12格;在圖形正前方的面上,點12格,見第二頁圖)
12+12=24,挖掉24個。
數學醫師:(指著圖形)可是,你的圖多畫一層了。
A生:(先從底部擦掉一層,然後將圖形側面改為塗8格)要改成12+8=20,挖掉20個。
數學醫師:可是,你原來的答案是對的,這樣改,答案就錯了。
A生:(愣住)………。
問診結果:學生無法掌握「中間鏤空立體圖」的結構,不是粗心畫錯圖形。
二、治療
藥方:透過數位素材的展示,協助學生掌握「中間鏤空立體圖」的結構。
數學醫師:(秀出分割、合併的動態圖)請看這個圖要挖掉多少個小立方體?
A生:要挖掉4+4。
數學醫師: 4+4指的是什麼?
A生:指的是中間要挖掉的部分,一層挖掉4個。
數學醫師: 回到原來的題目,你知道要挖掉多少個小立方體嗎?
A生:知道,要挖掉12+12,兩層。
數學醫師:空心部分是怎麼算出來的?
A生:一層是4×3×2=12,12+12=24。
數學醫師:很好,現在你要怎麼修改你的答案。
A生:改圖就好,答案還是24,不用改。(圖形修改如下)
治療結果:學生已能掌握「中間鏤空立體圖」的結構。
備註:上圖左邊小字是數學醫師的筆記:記錄A生從「12+12」到「12+8」又回到「12+12」的問診和治療歷程。
三、啟示
(一)「教師的問診功夫」是補救教學成功的關鍵:以A生為例,其答案正確,但是圖形是錯的;教師若是只看答案,而沒有透過問話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解題思維,就無法發現其迷思概念了。所以,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宜戴著數學聽診器,也就是不能只看答案,要注意學生的解題歷程;若有疑問,就要透過問話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解題思維,以便及早發現學生的迷思概念,適時導正。
(二)「及時提供適切的藥方」是補救教學成功的決定因素:以A生的問診與治療歷程來看,當教師透過問話知道學生的迷思概念是「無法掌握中間鏤空立體圖形結構」的時候,教師的處理方式是及時提供適切的藥方,也就是透過數位素材展示「4×4×4立體圖,挖掉2×2×2個小立方體」的動態圖形,協助學生掌握「中間鏤空立體圖形」的結構,結果學生一點就通。這讓我更深信一個道理「補救教學時機要及時,補救教學策略要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