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歷史教材議題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討會側記(一)

| 吳宣豫、詹美華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專案助理 吳宣豫、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詹美華】

【圖/教科書發展中心 王才銘】

  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合作之「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究計畫,於去(103)1122日及126,分別在臺北、臺南各辦理一日「歷史教材議題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討會。會中邀集許多教授、本院研究人員和高中歷史教師,分從「民族文化」、「領土主權」、「戰爭」、「宗教」四個面向為大會發表14篇的研究論文。本期電子報為「民族與多元文化」發表場次的側記。下期將摘述廖咸浩教授(臺北場)與張隆志教授(臺南場對這組發表論文的精采回應,以及與會聽眾的提問和迴響。

超越附屬層次的史料教學

  有別於傳統教科書單向式的知識教學,「史料教學」乃希望引導學生藉由解讀、詮釋史料並延伸思考批判的方式,從被動的吸收知識者,成為主動與知識、他人、多方觀點互動的角色,藉此習得歷史知識以外的能力、經驗與態度。為了達成批判思考的分析能力及產生多元視角的跨文化理解,王瑋筑、彭致翎、黃欣柔等人引述平埔族的重要史料,發展以西拉雅族為例的史料教案,提出四個可能的討論層次:豐富的民族誌史料;揭露被觀看的他者與記錄者的身分地位文化脈絡;(三解析記錄者與被記錄者的時代;跨時代的文獻比較,檢視在時間軸上每一個端點留下的影響或促成的長期性變化。透過閱讀十七世紀西拉雅族的史料,能發現其為異文化他者的記錄視角,在研究的同時,需慎思這些文字批判背後的意識型態。對教學者而言,史料教學不只是扣合課本內容的補充材料,更可能超越附屬的層次,成為培養學生多層次解讀及批判性思考的文獻,為歷史教學注入更多元的想像。

設計教材教法以促進學生有意義的歷史理解

  高中歷史教科書的世界史對猶太人的書寫篇幅甚多,然而,課綱與教科書的「百科全書」式處理模式,能確保這些歷史知識可以促進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嗎?為此,莊珮柔老師設計教材與教法:第一部分為閱讀與觀看影視媒體,並要求學生臺北市立建國中學學生繳交心得報告;第二部分則利用問卷學習單取得學生的反思。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可以把事件建立因果脈絡,找到事件發生的合理原因,體察當時的時代脈絡(例如: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的民族主義是如何被建立的),甚至思考歷史事實是否擁有兩個以上的理解(例如:艾希曼大審判是為了實踐正義?或是讓以色列藉此凝聚國家意識、激起國際的罪惡感進而取得建國合法性?)莊老師認為,透過多元、多媒體的教材可以讓學生理解到歷史解釋的複雜性,同時提升學生思考深度,增進對猶太民族文化的多層次理解。

文本閱讀下,學生分析能力有餘而自我建構能力不足

  高中歷史教科書對澶淵之盟過度「知識化」的書寫,可以如何透過教材教法的轉化,為學生提供多元民族的視角、多元文化的包容,及培養思考的能力?陳秋龍老師以「宋人角度」、「遼人角度」與「後人研究」等不同立場的材料,試圖刺激學生(臺北市立建國中學學生透過文本閱讀來進行不同文化的解讀,並要求學生寫下四個問答題以闡述自己的思考脈絡。研究顯示,學生的作答情形可謂「分析有餘而自我建構不足」。許多學生具洞察力,也展現「同情的理解」,甚至能用文本形式來判斷事件真偽,顯見學生的視角可以不受既有框架的束縛。然而,多數學生未能透過文字表達妥善比較、彙整不同文本材料的內容,卻可在檢討作業時用口語表現出豐富的反應,究其原因,或許是學生掌握文字能力(包括閱讀與書寫)不足,難將情意感受訴諸文字,教師不能不重視此項基礎能力的培養。此外,一般教科書處理的知識量太多,加以考試、授課時數、教材形式、學校資源等,均對課程與教學的設計造成限制,實值得深思。

情意的神入有助於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

  影視內容雖不等於史實,但朱瑞月老師希望透過影視教學,讓學生找出影片預設的觀點,思考東西文化不同的思想價值,以及日本現代化過程中,其傳統價值如何與西方文化衝突與融合,進而對日本「歷史」文化作學習理解。研究顯示,透過學習單與問卷回饋:(在文字敘述能力方面,除少數學生(臺北市立華江高中學生能針對影片進行有條理分析之外,大多數學生因邏輯分析能力不夠而無法藉由文字敘述表達對影片的理解。在自我認知方面,學生能意識到影片中的日本文化是出於外國文化的視角,產生「對史實驗證更加要求」的自覺,能分辨「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的不同。(三最重要的是,學生觀看影片時情意的神入(empathy)及理性的思考,皆有助於培養學生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進而尊重、同情與包容各種不同文化。朱老師引學生回饋單作結:「儘管彼此文化不同,只要能相互尊重,認知生長環境不相同,所接受的文化洗禮也會不同,就能創造出『地球村』那種文化相融的多元族群」,可知和平教育實踐的基礎,正需要透過歷史教育來一同努力。

對本計畫研究成果關注者,可參考網站http://tpestudygroup.naer.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