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築學角度觀察-聰明孩子居家共通點

|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依據東京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大月敏雄,長期研究的歸納『聰明孩子的居家似乎有其共通的特徵』刊載於プレジデントFamily雜誌20139月號的報導。學生出身家庭千變萬化,有寬廣鄉村、有狹隘公寓、有超高大樓,但其共通點卻不是居家價格的高低,更不是建築物的型態,也就是說聰明與否完全和居家的外表沒有關係。但其共通點─應是由「讀書的環境」及「刺激孩子好奇心的環境」來思考。對孩子而言,不是僅在書桌前讀書的學習而已;而是居家的客廳、餐廳有父母參與的學習。可透過參與討論最近流行的潮流方向、在廚房看到洗碗精泡沫的驚奇、由盆栽了解植物生長的奧妙、在球場中激發訓練的動力。換言之,建構多樣的學習環境來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形成其多樣的學習網。「家」宛如是細菌培養的器皿,培養時與器皿的形狀及顏色無關,重要的是如何供給細菌養份。教育孩子與其注重家的大小、隔間等外在形態,不如思考如何創造能完善供給養份的環境才是重要。環境的建構有各式各樣的模式,例如算數是需要抽象的思考,因此應以個人能專心學習的環境為佳。而社會、自然及國語是可藉由親子間的互動溝通來刺激腦力,因此建構共同的生活環境是最佳的方法。當然每個家庭相互溝通的模式並不需要一樣,例如可在廁所放置讀本等方式,縱使未直接介入但也許能達到資訊的交換。

  他人的教育經驗絕對是難以反映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成果上,照本宣科的模仿是最差勁的教育方式,孩子擁有聰明的頭腦是來自於親子間的良性互動,其時機的掌握、態度的反映是因人而易、因材施教。雖然有孩子對泡沫驚奇,但也有孩子不想觸摸菜瓜布,而身為家長者應觀察狀況,適時創造孩子的學習環境,對孩子的教育才有意義。此外孩子的興趣是會隨成長而產生變化,特別是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昨日的興趣,也可能會有180度的轉變,對新奇的注目更是司空見慣的常態,因此必須柔軟以對。「孟母三遷」更是確切反應環境的重要,但若無法選擇環境,則應因應孩子成長尋求改變環境是必要的課題。也許早晚有一天孩子會喜歡關在自己的房間,雖然這是成長的過程,但家長不應認為讓孩子「終於安定」而感到自喜。反更應盡可能提供孩子適當的環境,持續的、詳細的觀察孩子學習狀況,而這正是身為現代家長不可忽視的責任。

  近年來的室內裝潢,大多是採取開放式的廚房,其用意是傳遞「媽媽在料理中也能創造與孩子對話機會」的意象,這是展現親子互動的積極性創意。而燈光的表現也可以調整人的心情,以環境心理學而言,運用暖色系的照明來增添親子對話溝通的機會,而寒色系的照明則可以督促學習集中。照明效果或許因人而異,雖然暖色系中也能集中精神的孩子也大有人在,但如能與孩子一起實驗不僅可了解孩子的屬性,更能增進親子間的互動。總而言之,當孩子努力尋求自己的方向時,適時給予後勤補給、精神鼓舞因應需求,創造優質學習環境,是身為家長可思考的課題。

參考資料:プレジデントFamily 2013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