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孝道內涵

| 林文樹

【文、圖 / 制度及政策組副研究員 林文樹】

社會教育的核心在家庭,家庭中親子關係又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環,父慈和子孝是親子之間的對應關係,不過古人對子孝這一部份作了高度的發揮,反到很少討論及父慈,這也有其自然發展的因素。父母愛子女是受制於生命延續的自然規律,這是天性,不須人教導就會的。因此不怕父母不愛子女,只怕愛得太過份,反適足以害之。子孝則不然,要求子女無怨無悔的孝順父母是必須經過教育加以養成的。雖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但長大後這愛親之心會因外在因素的影響而日漸消泯,因此,也不怕子女不孝順父母,只怕教育失去了教化養成的功能。由此可知,父慈子孝,一是天然,一屬人文,多多闡明子孝的道理,正足以顯示這民族高度的文化發展。

從《論語》中所論及的孝道內容,可以歸納出孔子論孝的幾個原則:

一、體諒父母的心意

互相體諒是最基本的人際相處原則,更何況是對待父母?若能凡事彼此體諒,親子關係自然諧和。父母最擔心子女生病,故子女要體諒父母心意,保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孟武伯問孝,孔子就說:「父母唯憂心子女有疾病。」(為政) 現今青少年血氣正盛,容易飆車、鬥毆,難免出事傷害身體,讓父母擔憂,不正是沒能體諒父母的心情嗎?

二、事親要有歡愉的顏色

子女盡孝重在傳達自己的誠意,要有敬心,要和顏悅色,不只是口腹的奉養。故子夏問孝,孔子說:「事親有歡愉的心情為難,若只是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雙親先嚐,何足為孝呢?」(為政) 子游問孝,孔子說:「今人以為能養父母就是盡孝,若缺乏敬心,那和養犬馬有何不同?」現今家庭型態和過去已不相同,三代同堂不再多見,子女大多只是寄錢奉養父母而已,這離孔子養親的想法還是有一段距離。因此不論工作的腳步多忙,若能多多挪出時間和家人同享天倫,才是人生最為圓滿之事。

三、以禮事親

事親是情感的表現,禮是情感表現的行為準則,富貴之人最容易違禮事親,在生則盡其物欲的奉養,死後喪事又大肆鋪張,所以孟懿子問孝,孔子就說:「無違。」不可違犯禮則,「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

孔子論孝著重在情感聯繫的傳達,不是從外在的因素在衡量,所以他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不是說不能出遠門奮鬥,而是要讓父母知道你在何處,讓彼此心有所繫。他又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父母能享高壽自然是可喜之事,但隨著年事高長,相聚侍奉的時日漸減,內心又不能不為之懼。這裡孔子從人生生死的限制中表達出子女對父母的情感聯繫的心境。孔子也非常強調子女要為父母守喪三年,因為子女出生後要三年才能免於父母之懷,守喪三年是對父母無限的恩情的感念和回報。

縱觀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都是以血緣為根柢而張開的,孔子正是在人類的血緣基礎加上人道的愛心,來傳播他普世的仁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