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李偉文醫師談品德

| 蕭嘉偉

 【文/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蕭嘉偉】

  國教院在104812日假臺北院區10樓國際會議廳,邀請李偉文醫師演講,講題為「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他是一位牙醫師,將自己的診所,設計為有五千本藏書的圖書室,成為社區圖書館;看診為預約制,讓他能自由安排行程。身為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也是兩個寶貝女兒的爸爸,近年來常在大眾媒體上分享教養兒女與關心教育議題的心得。

  李醫師提到現今的年輕人,由於網路世界的發達,雖然促進了人際關係,但文字傳達是看不到表情的,在面對面與人溝通時,則缺乏應對進退的禮貌或是應有的態度。例如他到大學演講,聯絡的學生竟然詢問醫生:「老師您的價碼、行情是多少錢?」這句話若是由大學老師或是關係親近的同輩口中說出,雖然問得有些直接,但還算合理,由一位晚輩口中說出,則顯得無禮又不得體。也有些人不但不認為自己白目,還會說「我個性就是這樣直率」,這種人就是不夠體貼或是沒有同理心,有些時候,白色謊言是有存在的必要。

  李醫師認為人的能力可分為三大面向,除了(一)自身的學業、技術能力外,還有(二)個人能力:包含溝通、思考、適應、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三)公民的能力,包含負責、自律、誠信、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這三項能力,足以讓個人在社會上生存,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公民的能力,並不是前二項能力不重要,而是前二項能力都具備時,若個人擁有第三項能力,就可以勝出。成為優秀的人才,更要成為一個善良、有品格的人才,這讓我想到一句諺語:「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前二項能力都能夠透過努力來學習的,但第三項能力,唯有從小在品德教育上培養才能達成,品格是最重要的競爭力。

  議題轉到教育,李醫師也詢問在座的許多教師,教育的目的為何?李醫師給了一個很現實的定義:「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活下來」。遠古時代的男性只要跟在爸爸身邊學習打獵,女性跟在媽媽身體學習烹飪或織布,就足以習得謀生能力,但現今社會分工極細,個人所需要的東西幾乎都不是自己製造的,所以必須向外取得,籍由學習取得謀生的能力,才能在社會上生存。

  學習念書有什麼意義呢?李醫師也和在座聽眾分享,他與女兒的討論對話。李醫師認為念書就是一種工具,在念書的過程中,訓練自己的思考力、判斷力、記憶力等,即使念過的內容都忘記,但是過程中所訓練的能力並不會消失,並能累積且有機會突破升級的。幽默的李醫師也講了一個傻瓜吃麵包的笑話,傻瓜在第一家店買了一個麵包吃,發現吃不飽,又去第二家店買了一個麵包吃,但還是吃不飽,到了第三家店買了一個麵包,發現吃飽了,才後悔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到第三家店去買麵包。

  現今的資訊社會,知識的取得及成本都太過容易,「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李醫師認為要作些修正。在網路上一般人大多是用於休閒、娛樂或是溝通聯絡,較少人用於學習,這是比較可惜的一點,誠如李醫師所言:「知識是鋼鐵,必須經由想像力,才能製造出可用的器具或是武器。」

  對於學生畢業要找尋工作,若能將專長與興趣結合,學以致用,應是大多人的理想,有時現實並不是如此,李醫師也詢問在座的聽眾,若孩子成績優異可上任何大學科系,你會選擇讓孩子追求夢想,選擇冷門但他充滿熱情的科系,還是以熱門科系為選擇,將夢想作為興趣?現場的大多數聽眾,都作了現實為主的選擇,李醫師認為未來的變化太大,其實不必追求眼前看似熱門的科系,追求知識,有熱情才是唯一的機會,但也分享了他朋友的一句話:「追求自己的夢想很好,但是請用自己的錢。」

  演講的最後,李醫師也提到少子化及高齡化社會的問題,和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的概念,正如教育部或許多民間單位推動的補救教學,要把每個孩子都帶上來,現場有許多老師,相信聽了這場演講,都有許多深刻的感受,教育是良心事業及志業,有機會成為孩子成長的貴人,也期許自己能繼續保持教育的熱忱,持續在教育界耕耘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