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小學教科書知識論與課程觀演變」論壇─國小國語、國中國文論文發表側記

| 李素君

【文、圖/教科書發展中心 助理研究員 李素君】

  為分享本院「臺灣中小學教科書知識論與課程觀演變」研究計畫研究發現,並藉由學術上的對話討論,精進各子計畫在研究上的不足與待改進之處,以作為後續研究的參考,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本(104)年1024日於北院區舉辦「臺灣中小學教科書知識論與課程觀演變」論壇,會中除邀請歐用生講座教授擔任專題講座外,論文發表活動更依發表論文之學科屬性區分為4個場次,其中國語文場次分別有「作家參與國語教科書編寫之課程觀探析」、「記憶的軌道─統編本國中國文編者思維譜寫」二篇文章發表。

  「作家參與國語教科書編寫之課程觀探析」乙文之所以會從作家角度切入,乃因國小國語教科書內容多為編者自行撰寫(少部分為選文),加以歷次課程標準均強調教材須著重兒童文學的表達,因此,國小國語教科書之編審需要有作家背景的委員加入,似乎是該科較異於其他科目之處。由於林良與林海音二人可謂為各版教材編審委員中,參與較早、擔任主編且影響較大之作家,若再加上擔任57版教材編寫之王鼎鈞先生,則形成具歷時性分布之三位焦點作家。受限於林海因先生已過世,無法訪談,該篇暫以王、林二位口述史為主。並將於未來再藉由同期參與委員之訪談內容交叉連綴,補足還原編審歷程、編寫理念之相關資料。

  該文所獲結論如下1.自國民政府遷台以來,國語文教育因受政府理念課程主導,可詮釋轉化的空間甚小;然作家參與編審時所肩負期許之認知,則因時代先後不同而有不同體認。王鼎鈞安忍於政治複審制度下,盡力轉換敘寫角度,提升文學性;林良則對偶現之上級指示不以為然,透過重新編寫,朝向「兒童文學化」呈現。2. 二位作家背景委員在教材編寫考量上或有異同,可勾勒如下之課程觀:1)在課程目標上,二位作家都著重語文工具能力的養成,王鼎鈞是藉課文示範與課後練習作有系統的寫作技巧引導;林良則由課文寫作的題材與敘述語言中引導學生由口說而書寫,自然熟悉語言工具。(2)在課程內容上,作家都強調應提升國語教材的文學性,但王鼎鈞因所獲訪談內容較少,未具體論述;林良則引林海音與自己之課文為例,驗證其牽就兒童認知而採取較具體真實的表達、運用文學虛構的做法。(3)在課程對象、活動等課程計劃的預設方面,二位作家皆以自己的生活或教學經驗為基礎,嘗試擬想兒童的經驗或學習需求。但林良主要用於拓展課文題材以貼近對象;王鼎鈞則藉由單元活動設計,安排學生透過同儕的討論活動與生活應用等多元評量方式,引發學習興趣。

  「記憶的軌道─統編本國中國文編者思維譜寫」乙文,主要依「國語文教材本質與編選趨勢」和「編者理念與價值取向」開展論述。在「國語文教材本質與編選趨勢」方面,首先,開宗明義即點出國文教育的本質內涵是人文性與工具性,而文學教育當中的性靈陶冶,則是與其他科目最為不同之處。其中,「經典性」範文則是因其具典範意味,而能在浩瀚文學作品中始終被保留在教材中的關鍵因素。

  另外,該文歸納、描繪出1952~2001年間國文教科書之編寫理念與價值取向,計有1.回歸語文教育2.鼓勵學生「主動自學」與「從做中學」3.重視學生身心發展4.選文古今並重、新舊兼採5.和而不同6.有所為有所不為7.課程規範之省思。除第7點主要針對課程規範作省思外,其餘6點均屬思維傾向。

  語文場次評論人陳美如教授首先肯定口述歷史研究法在史料蒐集上的貢獻,除可獲得對事件發展過程的第一手資料外,更可從既有口述史料中重新轉述、詮釋、分析,而形成另一種再書寫、具親近性的文本。同時也從學術專業角度,提醒進行口述歷史的研究者:從前一代歷史發展過程中做進一步理解的同時,也必會相對應地得到一些教訓與經驗,俾利後續研究者能更謙遜的自我批判。另外,不論國小國語、國中國文,在教材編寫上均會面對政治意識形態的壓迫,編者也都做了某種程度的對抗、協調與轉化;但尤應反思在時間的遞嬗中,編審委員終有一天也會成為他人眼中的另一種「權威」。因此歷史告訴我們:作為教科書的編審者,應自覺自身的限制性與保持自身開放系統的重要性,接受來自各方不同的聲音,讓教科書的呈現不僅是闡述某一階層、某一團體的觀點,而是以教科書作為學習的起點與對話的文本,使學生得以開展生命、自我實現。

  從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中多方的折衝,以及從教科書編輯對抗威權體制的反思中,在在讓進行口述歷史的研究者以及教科書編、審者,深切明瞭保持自身開放系統的重要性。從二篇論文的論述中,讓研究者體會到,在保留經典性範文的同時,如何透過教科書有意識地發展,去拓展孩子的視野與經驗,應是日後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