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新加坡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 李駱遜

【文 /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李駱遜】

由新加坡教育部設於南洋理工大學的教育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內的CRPPCentre for Research and Pedagogy and Practice)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開始,每年五月底舉辦,至今已舉辦過四屆。其主題均為Redesigning Pedagogy,今年的次標題為:改變教學,鼓勵學習(Transforming Teaching, Inspiring Learning)。

今年參加的人數約有一千八百多人,包括新加坡、台灣、香港、大陸、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泰國、越南、印度、以色列、美國、英國、瑞典、澳洲、紐西蘭等18個國家的學者及新加坡中小學教師。

在三天的會議中,大會於上午安排專題演講;中午有海報展示與討論交流;下午則是口頭報告、小組討論、工作坊等兩個場次,一個場次同時進行二十多篇的報告。

筆者參加過前三屆,比較之下,歸納今年的特色:

1. 增加新加坡觀點的專題演講:三天會議期間,每天上午都有一場由新加坡教育學院學者所做的專題演講,闡述新加坡教育的最新研究趨勢與發展。

2. 新加坡中小學老師發表論文的篇數逐屆增加,今年尤其有多篇lesson study在英語、地理、數學、語文、科學等學科的應用與成果報告。

3. 科技資訊(如ITICT)、媒體在教育上的運用是新加坡教育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口頭發表、電腦教室研習、或小組討論等,參加的人數都最多。

4. 語言、數學、科學教育方面的研究佔總發表篇數的絕大部分。相對的,藝術(如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與健康體育等陶冶心靈、培養美感、促進身心健康方面的學科的研究報告卻屈指可數。

5. 幼兒教育的研究報告亦逐年增加,包括個人的報告及整合型研究的小組發表。今年以香港教育學院幼教系教授發表的篇數最多。

6. 跨國研究增多,如新加坡與香港、新加坡與澳洲、韓國與澳洲、香港與大陸等。

7. 整合型研究的發表增加,並多以Symposium方式發表。

8. 海報展示的篇數增多,展示場地亦擴大,於上午茶敘及中午午餐時展示一小時。

9. 會議閉幕之前,還有專題演講者的圓桌討論會,研討未來研討會議及教育研究的未來方向。

10. 三天專題演講的投影片於會後公布在研討會的網站上,供與會者下載:http://conference.nie.edu.sg/2011/info/keynote-speaker.php.

筆者報告的主題為:A Study of “Integrative Curriculum” for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 Taiwan”,內容為「我國中小學課程中綜合類科內涵與取向的研析」,探討自台灣光復後歷年課程綱要中綜合類科的發展,同時也探討他國近年課程綱要中和綜合類科相近的課程,並為我國未來課程綱要中綜合類課程結構調整的可能性提出建議。

然而,綜合類課程綱要的報告在此次研討會的類別中,為僅有的一篇。相關的研究部分含在道德/公民的類項。其次,如前所述,研討會的論文篇數多偏向主流科目(語文、數學、科學)的教學與討論。非主流類科者似被忽略,也變成一種趨勢,值得教育人警惕。在培養有知識、懂科技國民的同時,有教養、有涵養、身心健康、懂得生活、具關心他人、環境、世界行動力的國民也需同步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