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日本高校入學

| 陳妙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日本高中入學考試,稱為「高校受驗」或「高校入試」。然而公立高中的入學考試是檢查入學者的選拔,所以在表記上是「受檢」而非「受驗」,亦即「高中入學」是依「選拔入學者的學力檢查」。

一、入學資格及原則

所謂一般高等學校是指開始進入後期中等教育課程,是必須修畢前期中等教育課程。且入學申請者的年齡是以入學年度41日的時間點為準需年滿15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配合學制改革,施行的新制高等教育必須具備「小學區制、綜合制、男女共學」等高校三原則。其中(1)小學區制是盡可能讓希望入學者全部進入就讀。但因無法反映區域需求及為進入舊制傳統名校,仍有家長將孩子於初中畢業前將戶籍放置於名校的學區內。(2)綜合制是在同一學校內整合設置普通科及職業科等多樣課程,藉由不同學科的學習及學生間的交流,尋求發展學生全面性的成長。(3)男女共學是不同於舊制學校男女分校的升學模式,尋求由教育內容的差異性來導正男女間的學習偏差。

由義務教育的初中(前期中等教育)畢業後的升學率非常高,大部份的中學生選擇進入實施後期中等教育的高等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就學。升學率、制服及教學課程往往是改變申請入學者人數的要素。而夜間部及補校的申請者近年已大幅衰退。由於與大學入學考試有明顯差異,基本上普遍學生並沒有重考的意念。

二、入學方式

對於具備高中入學資格的升學志願者,是藉由學力檢查、學校推薦調查書等成績評審資料進行選拔,對合格者給予入學許可。幾乎所有的公立學校皆要求於「入學測驗」時提出學校推薦調查書。由於日本尚有「中高一貫教育」等升學制度,所以由學校直升的「內部升學」者並不需要參加筆紙測驗的學力檢查,而補校及通訊制高校的入學也採取自行選拔的方式。

入學考試大致可區分為二,即一般入學及推薦入學。一般入學是以學力、學校推薦調查書;而推薦入學則以學校推薦調查書及學校外活動實績作為合格與否的判斷依據。有些推薦入學必須經過面試及提出小論文(作文)。

(一)私立學校的入學

私立學校等區分為單項申請及同時申請,也有對第一志願申請者採取降低合格標準的優惠待遇,私立高校的一般入學幾乎都不採用學校推薦調查書及學校學習記錄。是先在正式考試前與學生進行面談而直接決定合格與否,因此常被批評入學過程透明度不明,而衍生不公平的流言。

(二)公立高校的入學

自治體的公立高校入學制度因都(東京都)(北海道)(大阪府、京都府)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可區分為由複數高校所組合而成學校群的綜合入學複合選拔的自治體,及以學校為單位進行單獨選拔的自治體。

()綜合選拔的入學

為避免過度入學競爭及防止高校排名序列化,同時給予新設高校具有更大的發展成長空間所衍生的教育選拔制度,但是因學生無法自由選擇想進入學校的缺點及採用綜合選拔的縣屬公立學校的大學升學率並不如預期等弊害,已被大多數縣所捨棄。

()特色選拔的入學

各高校提出擬募集學生的條件,及因應各高校特色需求的選拔方式所進行的入學考試制度,在規定的員額內分出部份名額募集符合條件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