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海峽兩岸數學名詞對照研討會

| 林慶隆、邱重毅

【文、圖 / 編譯發展中心主任 林慶隆、專案助理 邱重毅】

2011621日「海峽兩岸數學名詞對照工作研討會」於大陸北京市舉行,大陸與會人員包括其「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副主任劉青及「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嚴加安院士等9位。臺灣則為本院「數學名詞審譯委員會」主任委員,「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張幼賢教授及新竹教育大學校長(退休)顏啟麟教授等5位。會議達成「《兩岸數學名詞對照》收詞範圍及原則」及「確認會後雙方需要開展的工作」等兩項共識,並完成約5000則名詞對照。

本次研討會,兩岸專家針對1.兩岸數學名詞交流對照工作的重要意義、2.兩岸數學名詞相同性、差異性分析(含學科分類、收詞範圍等)、3.兩岸數學名詞先行對照所遇到的典型詞彙、4.《兩岸數學名詞對照》收詞範圍及原則、5.制定兩岸名詞對照工作方法、6.下一步海峽兩岸雙方需要開展的工作等六項議題進行討論。兩岸專家為提升會議效率,因此,本院「數學名詞審譯委員會」於會前針對兩岸數學名詞譯名不一致的詞條進行逐條討論,並系統性地整理出兩岸翻譯的慣用譯名與原則;而大陸方面也整理出兩岸數學名詞差異例舉與收詞原則提供會議討論。兩岸名詞差異上,例如在臺灣「column」翻譯為「行」,「row」翻譯為「列」,而大陸則和臺灣剛好相反;又「quasi」在臺灣翻譯為「準」,大陸翻譯為「擬」,而「擬」在臺灣則用在「pseudo」這個字,兩個英文字意義上有些不同,「quasi」是只差一些條件就能成真,但「pseudo」則只是像真的但並沒有成為真的條件,其它例子詳如表1。從上述例子,可見兩岸名詞對照工作非常重要。

另外,對於數學名詞收詞範圍,臺灣是以基礎名詞為重點,儘量收錄大學程度以下的名詞;而大陸則以收錄研究所程度的名詞為原則。在翻譯原則,臺灣採取「多元包容原則」,對於同一個數學概念有不同的翻譯,只要沒有意義上的錯誤,採並列的方式呈現;而大陸則傾向同一概念僅能使用唯一名詞為原則。即使兩岸在數學名詞翻譯上存在許多差異,但此次會議,雙方在求同存異的原則下,仍然成果豐碩。

1、兩岸數學名詞翻譯不同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