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尋求、資訊行為與資訊實踐

| 邵婉卿

【文 / 編譯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邵婉卿】

資訊尋求(information seeking)是隨著時間和情境而反覆變化的一種過程,行動者處於資訊需求的狀態時,資訊即是用來改變這種歷程,這是資訊需求的動態觀點,資訊尋求行為不只是具備輸入、輸出與轉換的固定程序而已。除了視資訊尋求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外,非直接和半直接的瀏覽價值和本質,也是整體資訊尋求活動的一部分,而且並非理性地按部就班,乃是依情境伺機而動。資訊尋求必須涉及在某段時間內行動者接觸到的所有資訊,不只是行動者主動去尋求資訊的某一個當下而已。

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是指人們在不同情境中,包括工作場域和日常生活,需要、尋找、給予和利用資訊的行為,或是指所有與人類資訊來源和管道有關的行為,包括主動和被動的資訊尋求和資訊利用。大多數資訊尋求的研究都傾向強調以目的和問題為主的本質,但最廣義的資訊尋求應該包含主動的和被動的、直接的和非直接的資訊尋求行為。

然而,以上所指的「資訊」是什麼?有的學者看重資訊在決策過程中的增值作用,強調資訊的意義在於決策過程中的價值;有的學者則認為同樣的資訊在不同人與不同時空會產生不同的意義,有的學者則視資訊本身為一種「過程」而非一個「物體」,因此,要解釋一個人的資訊尋求行為,就必須先了解其資訊需求與衍生需求的原因;而要了解一個人的資訊需求與衍生需求的原因,就必須先了解其自身所處的情境與情境中產生資訊問題的本質,並了解在這個特定時空的情境中,資訊問題發生的原因。如果從這個觀點來看,「資訊尋求行為」指的就是「個人用來辨認訊息以滿足內在需求的行為」,當一個人身處某種不確定的情境時,其所面對的景況會導致資訊問題的產生,進而迫使其展開資訊尋求行為,以彌補身處情境中的資訊落差。

資訊尋求可以包含也可以不包含確定或發現的資訊需求(information needs);當一個需求確定時,不一定都是來自尋求者,極其可能是來自第三團體;尋求到的資訊,結果可能被利用也可能不被利用。雖然有關使用者與資訊系統之間互動的研究最為突出,但資訊尋求永遠都不會等同於資訊蒐尋或所謂的資訊檢索。有的學者指出使用「資訊行為」一詞,會忽略其他由社會文化所形塑的相關環境因素,應以「資訊實踐」(information practice)一辭,用來涵蓋更大範圍的相關活動。

即使意外偶遇的資訊活動,也與尋求者本身的知識、問題、心智狀態、資訊是否豐富的環境和其他因素有關。無論探討「資訊行為」、「資訊實踐」或「資訊活動」(activities),都應先定義出超乎認知和心理學領域的、影響這些活動的因素,亦即「情境」(context)的概念。如果情境是一種變動和具相關性的概念,那麼若要研究行動者採取的資訊政策和謀略,資源和系統的選用與不選用等,就必須使用多元方法,例如民族誌觀察法和深度訪談法等,研究者必須對行動者的資訊世界觀有所貢獻,不是只有透過文獻予以透明化而已。

因此,以臺灣而言,編輯和翻譯重要學術論著的發展,首應考量在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情境下,研究資訊尋求者的資訊行為模式,以使所編譯的論著,能為學界帶出最好的資訊實踐。


【參考文獻】

Bates, M. J. (2002). Toward an integrated model of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searching. New Review of Information Behauiour Research, 3, 1-16.

Courtright, C. (2007). Context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93-327.

Dervin, B. (2000). Chaos, order, and sense-making: A proposed theory for information design. In R. Jacobson (Ed.), Information Design (pp. 35-57). Cambridge, MA: MIT Press.

Taylor, R. S. (1982). Value-added processes in the information life cy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33(5), 341-346.

Wilson, T. D. (1999). Models in inform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5, 24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