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傳播與書目計量學

| 邵婉卿

【文 / 編譯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邵婉卿】

「學術傳播」可以溯自17世紀時科學家對彼此所發表作品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包括1665年出現英國皇家學會對所屬期刊的同儕評閱要求。BorgmanFurner (2002)指出,學術傳播「是所有學門領域的學者,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管道,使用與傳播資訊的過程」。學術傳播的功能有四:(1)揭示:為了學術社群的利益,發表研究的新發現。(2)刺激:由構想之交換,激發思想。(3)回饋:學術著作被接受或批評。(4)酬報:得到酬報的基本方式就是出版,出版的首要功能是得到同儕的認同及評審,其次為通知他人研究的成果。

1963D. Price出版的《小科學,大科學》(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指出學術傳播可以進行量化的研究,成為書目計量學(bibliometrics,或稱文獻計量學)中的重要學者,1972D. Crane結合Kuhn科學發展和科學共同體學說、Price科學知識成長的量化研究,再加上自己對學科中社會組織的研究,出版專書指出「無形學院」(invisible college)是特定學術社群,即具共同信念的合作者群體,由少數多產學者所形成的交流網路,揭示多產學者在科學共同體中的獨特地位,以及在促進創新擴散方面深具影響力。當一位學者有疑問時,他可以尋求上千個不同領域專家的意見,當專家可以輕易地獲得,並且可以彼此溝通時,就顯出一個沒有疆界的學術殿堂,這種成員間不分國別和興趣,彼此可以高度互動的社會結構,範圍比專家轉介團體和非正式溝通的連結更為廣大,甚至可以擴大到人種誌的層次。

至今「無形學院」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是指透過引用文獻所編織而成的學術同儕網路:(1)對作者文內所引用資料的查訪,屬「內部傳播」,(2)對作者的創見加以散佈或加值利用,屬「外部傳播」;在內部傳播與外部傳播之間,便出現守門人和同儕評閱的機制。以科學傳播為例,學者專家經過實驗與構想,撰寫研究報告,並在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經過會議與會者討論與肯定,再投稿到相關專業期刊,經期刊編輯群及同儕評鑑後,才正式在期刊出版,或將來另外集結成圖書或會議論文集出版。藉由出版與行銷管道,或索引與摘要服務,送到個人訂戶手上或納入圖書館館藏。這時若後來的另一位學者專家有興趣參閱該研究內容或作品,可能再創作研究而形成新的學術傳播,於是科學創造便能因而源源不絕(Paisley, 1989)

可以說學術傳播是組成人類學術活動的一部分,也是推動學術發展的重要手段。當學術界的學者或研究人員進行學術傳播的相關活動時,是以分享的精神與熱忱來看待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學術也因為學術傳播這種無私可貴的精神,得以快速的發展。公開且自由的使用學術資訊,正是促進學術發展的重要關鍵之一。至今,學術傳播界已經開始注重書目計量學,除了數位化資料庫的興起,也因為書目計量學中的被引用率指標已經成為專業學術評鑑的一環。

本院編譯發展中心目前刻正進行有關如何建立中文學術著作英文摘要機制的研究,目的在探討如何提高國內學術著作的國際被引用率,推廣國內學術研究的國際能見度,以便早日加入全球學術傳播中的無形學院。


【參考文獻】

Borgman, C. L. & Furner, J. (2002).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bibliometrics.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6, 3–72.

Crane,D. (1972). Invisible Colleges: Diffusion of Knowledge in Scientific Communities.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uhn, T.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2nd ed.).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isley, William (1989). Bibliometrics,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6(5), 701-717.

Price, D. (1963).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