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2東亞歷史教科書共構工作坊系列報導之二: 東亞歷史共通教材的相關爭議與因應

| 陳姵琁

【文 / 「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究計畫專任助理 陳姵琁】【圖 / 張裕斌】

接續上一期(第42)電子報的報導,本期介紹由日本都留文科大學笠原十九司名譽教授所主講〈日中韓共通歷史教材《開創未來的歷史》之作成背景與迴響〉的精彩內容,包括日本、中國大陸跟韓國等三國歷史學者共同編寫歷史教材的契機、在日本的反應、實際使用的狀況,以及後來重新編寫新書的情況和期望。

日中韓共構歷史教材的契機,是因為2001年代表日本右派思想的「教科書編輯會」編輯的《新日本史》通過教科書審查並於扶桑社出版,引發中國大陸跟韓國的抗議。2002年中日韓三國的學者及民間人士認為如果要讓東亞三國的學生對歷史有共通的認識,就必須要有共通的讀本,因此才有『未来をひらく歴史』(譯為《開創未來的歷史》,中文版稱為《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一書的編輯。笠原老師演講時也提到,他因為家永三郎的教科書訴訟,因而開始研究南京大屠殺,並且在東京高等法院二審時以證人身份出庭,證明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性,使得家永三郎勝訴,從此之後,日本教科書在提到南京大屠殺的議題時,都不能否認此事。

在日中韓三國編纂共通歷史教材的過程中,三方常有衝突。笠原老師以三種語言版本的封面為例:韓文版的封面將「歷史」二字斜放,引起中國大陸的抗議,認為漢字怎麼可以不擺正;日文版原先的封面是以紅白兩色做設計,同時引起中國大陸跟韓國的抗議,中國大陸認為紅色是代表革命、侵略的顏色,不適合放在封面,韓國則認為紅色是代表「陰陽」中的「陽」,日本殖民韓國的歷史不該是「陽」的歷史,因此日文版第二版的封面改成綠白兩色,而綠色在日本是安全的顏色。可以說,不論是封面顏色、共通事件在不同民族的脈絡都各有不同的解讀跟歷史情感,這也是三國共構過程中最需要溝通協調的部分。

三國共通歷史教材原本是設計要給國中、高中生使用,但在日本的教育現場卻因教育法規的限制造成使用上的困難。日本的大學入學考試幾乎不出近現代史的題目,考試領導教學的情況下造成教師對近現代史的忽略。在日本,採用《開創未來的歷史》最多的反而是大學,笠原老師在都留文科大學跟專修大學開設的課程中都使用此書做為教材。大部分學生使用此教材的第一個反應是很震驚,因為沒接觸過這樣的史實,日本侵略中國的部分由中國大陸學者書寫、殖民朝鮮的部分由韓國學者書寫,讓學生能從敘述中瞭解中國大陸、韓國對這些歷史事件的感情。

如上期電子報介紹,日中韓三國歷史學者共同新編的歷史教材《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其中韓文版已經出版,中文版與日文版仍在做最後的修訂。相較德國跟法國、波蘭長達六十年的歷史對話和成果,東亞的歷史對話才剛剛起步,笠原老師也希望未來能加入臺灣和北韓,讓東亞的學生能對東亞的歷史有更全面性的認識。


如欲進一步瞭解講演內容,請至本計畫網站查詢http://tpestudygroup.nict.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