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段考測驗卷中的不良試題

| 陳毓欣

【文 / 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專案助理 陳毓欣】

評量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果優劣,以及教師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的主要方式。因此學校每學期會安排23次的月(段)考或期中、期末評量。既然要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試題本身就要能夠精確的達到測驗目的,教師才能藉由結果去評估學生是否熟習課程內容,判斷學生成績進步或退步。

命題的同時,題型的選擇、題幹的敘寫、選擇題選項的安排……都要審慎設計,清楚的表達題意,才能切合評量目標。題意表達不清、答案有爭議,或是有太多與答題無關的敘述等,都屬於不良試題,評量出來的結果誤差性很大。以下面這則國小國語科試題為例:

下列哪個語詞不是在鳥鳴澗這首詩中動態的描寫?(獨釣花落月出鳥鳴)――

此道題的正確答案是獨釣。題幹的敘述清楚,測驗學生是否能判斷〈鳥鳴澗〉中幾個詞語的意涵與屬性。但這卻是一道典型的不良試題,問題出在於正答選項「獨釣」並不出現在〈鳥鳴澗〉一詩中。依照題幹的意思,重點應在於選項中的詞語是不是「動態的描寫」,所有選項中的詞語必須屬於〈鳥鳴澗〉一詩。題幹既是反面敘述,設計選項時,除了正答選項以外,其他選項的詞語則都屬於「動態的描寫」。如果依照原試題的選項設計來看,測驗的目的就變成要學生判斷哪一個詞語不屬於〈鳥鳴澗〉一詩了。教師在設計選項時,應該避免類似的情形發生。

國語科試卷中,另一個常見的題型「改錯字」也隱藏了不良試題,例如下題:

    )狗不見了,仔細尋莧牠的蹤跡。――

此道題的正確答案是「莧」字應為「覓」。這道題的缺點在於文句不通順,如果把文句修改成「我家的狗不見了,鄰居們都來幫忙尋莧牠的蹤跡。」敘述會更加完整。「改錯字」大題主要是測驗是否能學生判斷正確字形,例句仍須符合邏輯、敘述清晰通順,才足以作為學生的示範。

為維持評量結果的正確性,教師們編寫完一份試卷後,應該審慎檢查試題內容、題幹、選項……是否適切,才能以評量結果(成績)作為檢測學生學習成果,以及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