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教材共構經驗—和平教育之實踐」研討會系列報導2中日韓的跨國教材共構介紹

| 翁琦惠

【文 / 「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究計畫兼任助理 翁琦惠】
【圖 / 教科書發展中心 王才銘】

上一期(52期)電子報,我們介紹了「跨國教科書共構經驗-和平教育之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11月2日的主題演講,這次我們將介紹113日的另兩篇主題演講內容:日本都留文科大學笠原十九司名譽教授主講的「日本、中國、韓國三國共同編輯《新東亞的近現代史》(上、下)刊行的經過、成果以及課題」,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步平教授所講的「歷史認識的交鋒與相互理解」。

笠原教授先以今年(2012)出版《新東亞的近現代史》(1)一書作開頭,介紹為何有共構教材的前緣,日本對教科書的爭議性,新書編撰過程、開會、研討會等(包括與各地編撰學者召開的14次會議、與編輯專家進行的5次會議等)。該書在大學使用,學生反應是截然不同,有的認為日本是自虐型行為,有些卻反應非常良好。在整個共構過程中,「歷史進步」是笠原教授最大的感受。

此書分為〈解讀國際關係的變動.開創未來的歷史〉(上卷)及〈主題閱讀人與交流.開創未來的歷史〉(下卷)兩部分(2),上卷由笠原教授所負責,他在原稿與各國學者討論、修正14次後才定型,上卷分為八章、下卷分為九章。在寫作與討論的過程中,笠原教授曾提到戰爭的記憶對他來說是個教訓,因為對於殖民地、被殖民地、加害者、受害者之間是無法撫平和達成共識的;而在下卷裡,因為各章節分別由各單位所撰寫,因此在討論過後到成書前,常是經過大幅度的修改。

最後,他提到新書的成果,以及面對到的許多問題、困難及課題。笠原教授提到我們應該要站在更高的視野來看日本侵略、殖民統治的問題,也希望在做歷史共構時不僅要能貫穿歷史,也要能做橫向的貫穿。最後他提到歷史共構就像臺灣人所謂的服中藥,是需要時間慢慢的恢復。

中國大陸的步平教授以「歷史認識的交鋒與相互理解中日邦交正常化與中日歷史問題」為題,提到無論是在民間或是在各國學者之間,關於東亞歷史共同的研究機制,在於東亞歷史問題的複雜性是由三個圓所交集而成的,分別是政治、學術、感情。政治是有關於侵略戰爭的性質判斷;感情層面則是指兩國民眾之間的情感,包括三國學生對於歷史認識的不對稱;最後是由於學術研究層面的歷史敘述與判斷的差異性,在歷史事件上,學者們常常是共同討論,而也常常過於簡單化地去面對問題,步平教授認為實證研究應該要做得更加紮實。

接著在提到共同歷史研究所需要突破的障礙,可分為冷靜客觀的思考,追求歷史認識是跨越國境而不是同心圓歷史、要超越極端民族主義、把握前面提到的三個層面的差異,採取科學合理的對話方式,並在面對歷史問題時,經過冷靜思考也需要做更深層的分析,包括歷史教科書的問題(常常成為軍國主義教育工具)、歷史教科書的改善與改惡、審定的變化等等。例如,在各國歷史教育的差異下,就會出現不同的差異性,日本的歷史教科書往往是厚古薄今,而中國的歷史教科書則是厚今薄古。

最後他提到共同研究的國際借鑑分別為德法、中東、德波的共構經驗,都很值得做研究與參考,也提出正在進行邀約兩岸共編近代史的嘗試,並期盼在共構讀本中要有和平意識、超越意識、反省意識、協調意識以及保障的意識,這些對於共構過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註解】

1:該書的中文書名為《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

1:中文卷名分別是〈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國際秩序的變遷〉及〈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制度‧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