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教育政策成都分論壇側記

| 廖耘彗

【文、圖 / 綜合規劃室助理 廖耘彗】

今(101)年1113日至17日吳清山院長率領本院同仁及國內教育行政與政策領域學者專家共計24人,同赴中國大陸進行學術交流參訪活動。1113日傍晚抵達北京,開啟了本次出訪之序幕,先後參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之「海峽兩岸教育政策論壇」、萬泉小學及北大附中之參訪與交流。1115日傍晚轉程至成都,參加1116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承辦之「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挑戰與對策」—海峽兩岸教育政策成都分論壇,為兩岸學者就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面臨之問題建立研討平臺。

成都分論壇由青羊區教育局徐江涌副局長主持,除邀請本院吳院長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劉建豐副院長致辭外,並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黃旭鈞助理教授分別針對〈教師評鑑與專業發展〉及〈以「教室走察」促進教學改進的作法與策略〉進行主題報告,藉由臺灣教育經驗分享,與當地教育學者專家進行學術交流與對話,提供教育行政管理者不同的省思,共同推進教育實踐的改進與完善。

隨後,由徐副局長協同成都市金沙小學校長帶領本次參訪人員一同參觀金沙小學,該校為青羊區教育局主管下之公立學校,且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規劃與發展之實驗學校。該校旨在發展金沙文化()服務教育為目標,主張以開放教育、探究學習、均衡發展、和諧校園為辦學理念與策略,並以開放式的校園環境提供學生學習空間,致力於推動一所「沒有觀念圍牆、沒有心靈圍牆、沒有精神圍牆」的現代化與國際化學校,其課程體系係以建立一套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統一之學科特色,形成該校獨具特色之校園風格。

此次於四川省成都市之學術交流與學校參訪,雖因行程安排較為緊湊,然透過深刻之交流互動,開啟了本院與成都市日後教育合作與交流契機,最後參訪行程於代表成都市文化特色之旅中進入尾聲,為此次兩岸教育學術交流劃下圓滿句點,期許未來兩岸教育有更多元豐富之學術交流。

註:金沙文化係指2001年於成都市青羊區開挖發現之金沙遺址,其出土之珍貴文物對研究古蜀具有重要意義,並可說明金沙文化與中原文化有著深刻的連結,改寫了成都歷史與四川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