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以期刊排名作為論文與研究者品質間的代言關係

| 邵婉卿

【文/編譯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邵婉卿】

全球各地,包括臺灣的學術界,無論是大學排名、教授升等或評鑑研究人員,均會針對發表期刊的不同排名(例如是否被SSCI收錄),給予論文不同的計分,然而,不同排名期刊所收錄的論文,是否真足以代表其內容的不同品質,並進一步可以用來評鑑研究者的學術績效呢?

期刊排名的概念源自美國的Thomson Reuters公司,其於1960年代設計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 以下簡稱IF)的目的,原是用來協助圖書館選擇採購期刊之用,雖然後來其他評估期刊品質的方法陸續被提出,而以兩年為期的IF排名仍是學術界和圖書館界最廣為採用的期刊評鑑方法。

其後半個世紀以來,IF已經慢慢成為學術界的集體共識,演變成評估期刊論文和作者品質的指標,IF儼然是論文品質的合理代言人。如今研究者為了提高學術績效,致力於投稿IF排名較前的期刊,期刊的編輯群也致力於提高他們期刊的IF排名,因為一份期刊的IF排名正是基於各篇刊登論文的被引用率,刊登文章的被引用率與其所屬期刊IF排名間的關係相互增強。然而自從1990年代網路時代來臨之後,只要能被主要的學術資源資料庫(例如Web of ScienceScopusGoogle Scholar)檢索到的論文,已經可以藉由判斷該論文的實際內容與相關性,而被檢索者決定是否要引用該篇文章,不是藉由期刊的IF排名判斷是否引用其內容。

從學者利用引用分析法進行的研究證實可知,儘管在1900年至1990年間,大部分的期刊IF排名和論文被引用率之間的關係真的是越來越強勁,但是到了1990年後,二者之間的關係反而開始越來越削弱。於是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呼籲IF排名並不適於作為評鑑學術品質的指標,筆者歸納這些學者們的主要論點如下:

1IF的分子與分母取樣方式並不合理;(2)不同學科間引用文獻的數量存在著極大的差異;(3Thomson Reuters是家私人的營利公司;(4)每篇論文間的引用模式都不具常態性;(5)以2年為期的IF排名計算方法,僅對出刊頻率較高的期刊有利;及(6)期刊編輯群大可利用人為操作的方式,膨脹其IF值。

這些學者們大多同意:(1)期刊論文被引用率和IF排名之間的關係正在減弱,因此,IF正在失去其作為衡量期刊品質的意義。(2)最新發表的期刊論文還沒有機會被引用,沒有任何理由再以IF排名作為論文品質的代言者。(3)學者可以輕易查得任何已發表論文的被引用率,自行判斷其品質,所以決定該文章品質的指標已經與期刊的IF排名無關。(4)期刊論文的品質如何,應該回歸到直接閱讀該文後,由閱讀者進行合理的評估。(5)不應再使用「從IF推論到期刊品質、然後擴及到期刊論文的內容,最後用來評估研究者」的三段式推論法。也就是說,將期刊的IF排名擴大解釋到刊登論文的品質已經沒有合理的基礎,更不能用來擴大解釋為代表個別研究者的學術績效。

總之,如果已有引用分析的數據證實,期刊的IF排名與期刊論文品質間的關係已經持續減弱,那麼IF會慢慢失去其作為評估期刊、論文和研究者品質指標的適切性。如果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迷信僅用期刊的IF排名就能評估研究者的表現,會有失之天真而且不具實際意義之憾。

【參考文獻】

Archambault, É., & Larivière,V. (2009). History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Contingencies and consequences. Scientometrics, 79(3), 635-649.

Chang, C. L. & McAleer, M. (2012). Ranking journal quality by harmonic mean of

ranks: an application to ISI statistics & probability. Statistica Neerlandica, 2012, 1-27.

Larivière, V., & Gingras, Y. (2010). The impact factor’s Matthew effect: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bibliometr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2), 424-427.

Lozano, G. A., Larivière, V., & Gingras, Y. (2012). The weaken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act factor and papers’ citations in the digital ag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3(11), 214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