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教科書使用的價值

| 楊國揚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主任 楊國揚】

聯合報201128日刊出一篇「教科書丟回收/高中生:看講義就夠了」的報導;臺灣立報於今年127日刊出蔡宛儒老師一篇「看守臺灣:丟教科書的故事」投書;225日,聯合報則報導國中學生投訴「藝術課上其他科,買教科書『浪費』」,指出她3年的健體、藝術及綜合科3本教科書「跟新的一樣」,從未使用過,因此建議教育局通令學校,不要再買「沒用的書」了。這三篇針對高中、國中教科書使用情形的報導,訴求重點不論是希望學校重視教科書的循環使用、環保節能,抑或是將教科書視為考試的工具,不考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在在都凸顯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學校教學現場,師生是如何看待教科書的?又是如何使用教科書的?

長期以來,教科書的存在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期待,傳統上,以教科書為中心的教學思維,希望教科書能扮演引領學生學習、深化知識的角色;但教育改革的訴求,卻又是寄望教師及學生能擺脫教科書的束縛,強化教師的專業自主、學生的自主學習。這種對教科書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情結,也造就了當前師生對於教科書角色認知的混亂。而事實上,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也多指出了一個學校教學現場的現實,那就是不論教師或學生,對於教科書的依賴程度依然很高。

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為了解當前高中教師對於教科書的依賴情形與教學使用方式,刻正進行為期兩年的「高中審定本教科書使用現況及影響因素之研究」(201231日至20131231日)。本研究於去(2012)9月針對普通高級中學19個審定科目,向全國116所公私立高級中學教師發出2,204份問卷,總計回收有效問卷1,708份,回收率約77.5%

經研究團隊初步分析發現,在填答問卷的1,708位高中教師中,計有179位教師表示未實際使用教科書,比率約為10.5%;亦即教學時有使用到教科書的教師,約佔9成。顯示高中教師對於審定本教科書之使用仍有所依賴。而從科目性質來看,升學考試科目教科書的使用比率明顯高過藝能科目如美術、藝術生活、家政、生活科技、體育等。另外,從教師使用教科書進行教學的方式觀之,「只使用審定本教科書,不使用其他教材」的比例不到2成,而「以審定本教科書為主,其他教材為輔」的比例則接近7成。足以顯見高中教師雖然依賴教科書教學,但已逐漸擺脫以「教科書為中心」的教學思維,並能因應教學的需要調整順序及內容。

在一綱多本、多元民主的時代,中小學教科書應與時俱進,教科書的角色應是教師、學生教與學的推手而非阻力。從前述研究發現,現階段高中教師與學生仍然十分依賴教科書的情況下,過度強調教師以自編教材取代教科書、貶抑教科書的價值,事實上也美化了學校教學現場的現實面。如果教科書能滿足高品質、符合學生學習需要的標準,依然可以成教師教學的有力幫手,帶給學生正面的學習成效。因此,善用教科書,發揮教科書應有的功能,就能體現教科書的正面價值,而教科書也將不會是學生眼中只為考試而存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