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重失業問題的荷蘭大學生

|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經濟持續呈現負成長,處在漫長寒冬的荷蘭,因失業而陷入憂鬱、苦惱的人數大幅增加。為確實改善此現象的對策,荷蘭於去年(201211月起在各主要車站展開降低SAD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季節性憂鬱症)的活動。將車站內的燈光亮度提升約10%,以期讓市民能有更開朗的心情。由於效果不錯,鄉村的小車站也陸續提升亮度,以舒緩憂鬱不安的心理狀態。

依據荷蘭中央統計局的統計,失業率自歐債危機以來持續上昇中,特別是18歲至25歲的勞動人口有13.3%是沒有就業。年輕階層大多是短期契約的工作,因此很容易遭到解雇雖然是原因之一,但問題的癥結應是就業市場極端減少所致。面對如此嚴肅的問題,大多數的荷蘭年輕人皆能坦然接受,甚至展現事不關己的態度。縱使進入應就業的年齡,但或因「不符合自己的期望而捨棄尋求」而略有抱怨,但對自己將來並沒有絲毫的緊張,依然保有大學生的心態安泰過日者比比皆是。為何縱使過了30歲,但對荷蘭的大學生而言依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其原因之一是便宜的學費。一般的大學一年的學費僅約為2000歐元(約新台幣6萬元)而已。加上具學生的身份有非常多的優待,包括特定超級市場、百貨公司、美容院等的學生折扣,大大降低生活費的支出。此外交通費(巴士、火車、路面電車)在荷蘭國內幾乎是可以免費搭乘至任何地方。住宿費也是半價,甚至可以得到市公所的基本生活保護。換言之,在荷蘭,學生的生活遠比社會人的生活要來得快樂,此也正是荷蘭的大學生年年增加的理由。有上述的特典,以「學士候選人」的身份生活確實是比較歡愉的。

然而感覺到事態嚴重的荷蘭政府,於2011年面對不願畢業的終身在學者亦有其因應的對策。首先對延畢的學生,每年罰款3000歐元(約新台幣96000)。面對荷蘭政府嚴厲的措施,終身大學生也開始移動至沒有罰款制的國家。而其首選便是與荷蘭語言相通的國家-比利時,只要跨越國境便能簡單入學,因此到「鄰國」留學的荷蘭大學生遽然增加。比利時因而大幅增加國家的財政支出,因此對為確保大學生身份而來此入學的荷蘭人有嚴厲的批判。

景氣好的時代,大學畢業對社會而言是重要的存在要素。若雇用具備能力及企圖心,並積極取得各種資格證照的他們,對社會而言是安泰穩定的表現。然而不論如何優秀的人才,在現狀下是難以就業,幾乎只能在溫室中慢慢等待腐化。而為巧妙脫離此一尷尬期,選擇延畢或至鄰國留學,或許是避免外界閒言閒語的唯一之道。綜觀終身大學生的動機,或許可視為是以無奈的方式表現,但也因而引發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眾多討論話題。因此荷蘭政府除了採取罰款手段因應外,也同時以積極態度面對問題。由其教育部與各市的教育局共同合作,開發就業活動斡旋網。藉由遊戲的方式提供職業體驗的機會,並同時尋求問題解決之可能。其使用方法非常簡單,首先對「將來的夢想」及「自己期待的生活方式」進行點選,再進一步由「希望的職業及你的選擇」、「履歷表的書寫及你的工作方式」、「面試及你的優點」等進行選擇。配合「你的個人教練」的運用出現56個參考選項,在其指導下選擇未來的夢想,參考履歷表格式記入必要資料,進行就職之模擬。比較特殊的是依個人需求的就職訓練遊戲,不僅可以逐漸活化人際關係的接觸點,更可創造就職活動的機會,此對未來真正的就業是很重要的體驗。

藉由各式各樣的模擬,可以體驗就職全部過程的虛擬實境,同時配合需求隨時調整提升層次,讓參與者有達成的滿足感。而配合與大企業或中小企業的直接連線,在人才募集上不僅可以縮短流程,更可藉由網路立即實的進行服務。換言之,此就業活動斡旋網的開發讓荷蘭的大學生對未來有更大的期待。

参考網站:

http://www.fnvjong.nl/solliciteren/sollicitatiegame

https://www.expeditiework.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