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的「被動」

| 蔡藍儐

2027102學年度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團隊期初會議暨培訓研習

【文/宜蘭縣公正國民小學教師 蔡藍儐】【圖/宜蘭縣復興國民中學教師 石春華】

八月初辦理的期初會議是央團一年一度的盛事,在為期一週的活動中,我們形成專業協作的社群,掌握國內教育政策發展趨勢與重點,藉由各領域間與領域中的對話與反思,凝聚共識,發展團體動力,規劃著與政策對應的新學年度輔導諮詢機制,俾使理想課程與實踐課程接軌。

林文生校長和我們分享了學習共同體的實踐密碼─被動的能動性,課堂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境四個要素構成的,因此教與學都應培養學生與教材、學習環境、教師間的「應對」─也就是「專注的聆聽」與「深思的回應」。

潘文忠副院長透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研修機制與內涵,娓娓道來十二年國教一路走來的努力與淵源,期許教育的伙伴們能施展各自的影響力,讓國民義務教育匯聚成美麗而有機的生態系。

林小麗老師從孩子發展無限大的角度精準的切入教學正常化之應然,讓我們思考如果教學沒有正常化對於學生個別與國家整體人力結構發展之流弊,以及教學正常化的正面效益。

張素貞老師用愛心說實話,和我們分享著各縣市精進計畫推動狀況,秉持著「拔尖扶弱」的態度,發揮有限資源的最大效能,並收「見賢思齊」的正面效益。

劉如麗主任和吳明柱課督分別從縣市推動的實際作為案例,分享三層級課程輔導:中央─地方─學校結構中,地方層級的主責可以透過哪些舉措設計,縮小理想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落差。

沈靜濤科長從穿梭處室間的替代役經驗中,聯繫起了具有一貫且處室間應協作的計畫,引導我們看見計畫統籌的重要性與可能的操作規劃,並避免要疊床架屋且自掃門前雪的流弊。

吳敏而博士從教育的北極星─目標,引領我們思考自發、互學與共好的可能策略,並透過武士與龍的課程,帶領我們進入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的實際以及後設,讓我們不僅回到教學的現場會教、能教;回應到增能輔導的現場也能和現場老師討論他為什麼這樣教的思考。

柯華葳院長藉由PISAPIRCSCCSS(美國各州共同核心標準)的內容說明閱讀教育之國際趨勢,引導我們思考對於學生─電腦原民在資訊與知識中教學的可為與應為。

在滿滿的養分挹注下,央團的諮詢教師可以舉一反三地思考:教學輔導工作的推動是與學生、現場教學者、重大教育政策(十二年國教、有效教學、多元評量、補救教學、差異化教學)、社會脈絡情境的互動理解與溝通。因此教學精進的教師們在協作與對話中,更應主動傾聽對方的發言、理解對方的視角與視野。團隊伙伴在角色任務上被「被動」制約,因此對於政策、脈絡情境與教學實踐,也因此在諮詢輔導工作推動上都會有著更謹慎而深刻的思考。

研習活動在陳益興次長與吳清山署長的打氣與激勵、祝里科長聆聽與回應各領域議題團的年度規劃報告中落幕,但大伙心知肚明,我們將開始正面並積極地迎向102學年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