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史中的譯者」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 彭佳宣

【文、圖/編譯發展中心專案助理 彭佳宣】

本(102)年914日舉行之「譯史中的譯者」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本院、臺灣翻譯學學會、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及輔大跨文化研究所共同籌辦。本研討會係延續68日之「翻譯研究工作坊」,以「譯史與譯者」為研究主軸,邀集自香港、新加坡、日本、中國大陸學者來臺,與臺灣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究相關學研主題並分享研究成果。透過翻譯與文史學界之跨領域研究,以深廣翻譯研究的學理內涵,並於相互借鏡學習中擴展視野。

「譯者」為譯事活動的核心要素,其主體性在過往譯史脈絡裡卻經常隱晦不明,今於客觀時間距離下回溯譯史長河中的譯者角色,實能給予我們許多省思與啟發。研討會演講與論文發表計有17場,場場精彩,顯現於此一主題下涵蓋文學語言、社會文化、宗教藝術等多元面貌與學術價值。賴慈芸教授以「幽靈譯者、半山與流亡文人」為題,藉由探究戰後臺灣譯者生態,欲喚醒人們重視譯者主體性的同時,也為譯者與翻譯專業化正名及發聲。譯者對於一國的經貿、政治外交均可能具有重要影響力,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所王宏志教授探討「斯當東」此人於中英經商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論文發表人關詩珮繼從「《南京條約》譯戰與英國漢學成立」的政治角度探查其角色及貢獻。論文發表人藍適齊的「翻譯致罪」研究結果,推論二次大戰後受國際戰犯審判的台籍戰犯,其中出任通譯或擔任翻譯工作竟是一關鍵因素。

戰爭期間特殊時空背景下的文學譯著,譯者的觀點立場值得玩味,橫路啟子以楊逵《三國志物語》)切入探討轉譯當時的文學意義。不同歷史處遇、文化語境下之譯者筆觸裡的「傳主」,常反應出譯者本身或當時社會情境迥異的立場與態度,如:林莊周對謝雪漁的譯作分析;唐欣玉欲從西方推崇的女傑凱薩琳為主角,考察中(晚清)、日(明治時期)和譯自西方的差異,進而回推譯者背後更深層的思想源頭。文學經典譯著的考究上,陳宏淑分享其《馨兒就學記》轉譯史研究,不同譯者於各自譯作中的翻譯特色並提出重要發現。李莉薇研究20世紀早期日本「京劇通」於京劇的翻譯與傳播,凸顯譯者於藝術交流上貢獻。其他如:武田珂代子教授於翻譯研究的跨文化比較;李尚霖及楊承淑教授研究日治時期的翻譯制度;杜欣欣、蕭世友、劉宜霖等人於宗教譯著的作品研析等均助於我們更深入理解翻譯領域各個面向。透過學界的努力,「譯史中的譯者」此一拼圖,將更為清晰地整合於翻譯研究知識體系中。

參與者本院編譯發展中心研究人員李森永,於聆聽研討會後回饋表示:『讀者閱讀翻譯作品時,若沒有對譯者有更深的認識過程,容易停留譯文文字呈現的表象。賴慈芸教授從「譯者主體性」的關懷基礎上,嘗試填補1945-1965年因當時政治抑制而遺失的譯者歷史,不僅為譯史提供貢獻;從讀者角度來說,能協助讀者與這些譯者形成某種程度的互動,透過類似於社會學巨擘韋伯所說「同情的理解」,讓我們在閱讀翻譯作品將有不同階段的感受。』

本次研討會與會人士踴躍,出席人數達160人次,為翻譯學術界的盛會,研討內容充實豐富,不僅對研究者而言為一豐收的知識饗宴,也能透過跨領域史學研究的交流,拓展翻譯學術社群的研究方向,有助提升國內翻譯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