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重構歷史教材工作坊摘記 (I)

| 廖苑君

【文/「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究計畫專任助理 廖苑君】
【圖/教科書發展中心 王才銘】

本院於今(102)年1112日舉辦「重構歷史教材:挑戰與契機」工作坊,邀請到德國GEI國際教科書研究所(Georg Eckert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Textbook Research, GEI)所長 Prof. Dr. Simone Lässig、美國印第安那大學Prof. Keith C. Barton為工作坊做專題演講。柯華葳院長以活動文宣上的「是是非非」說明「是是非非」傳達了教科書的多元觀點及不同的詮釋,提醒我們要以包容的態度看待他國的經歷。此外,歷史教育透過教科書為媒介來培養世界公民,但卻不可忽略家庭、父母等文化背景也是影響學生建構歷史意識的因素。

Prof. Dr. Simone Lässig專題演講題目為「Joint History Textbooks Reconsider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rom a European Perspective」,她以為德國-波蘭共構教科書委員會德方代表親身參與的經驗,說明共構教科書的機會與挑戰。二戰後,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期間,支援德國的學校體系、教科書實施民主化及解除納粹化,佔領期間曾實施的幾項方案中,其中一項成為國際教科書組織的基礎。在政治、社會、經濟情勢相對穩定的環境下,德國與法國、波蘭面對過去的「宿敵」,針對近代史的爭議事件(如:大屠殺 / Holocaust)在共構教科書中的敘寫達成共識,試圖超越狹隘的種族優越(ethnocentric)觀點。德-法共構教科書陸續在20062012年以德文、法文發行,而進行中的德-波共構教科書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1945年後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陣營意識形態的對立,加深兩國互不信任的鴻溝。直到19691974年,西德面對東方集團(East bloc)採取新東方政策(Neue Ostpolitik),欲促進西德與東歐──尤其是東德──的關係正常化,1972年,德-波教科書委員會在雙方UNESCO委員會支援下成立,透過跨國對話來縮減政治、社會分歧,為達成「和解」(reconciliation)奠定基礎。

-波共構教科書意在透過納入非西方觀點(non-Western)來重新評估歐洲史、世界史,以多面向的德-波關係為教學的基礎,將西 / 東歐年輕人的歷史意識往東 / 西拓展,讓學生瞭解如何以多元觀點、不同詮釋面對相同的過去。然而,共構過程挑戰重重,如:德、波對國家(nation)、國族主義(nationalism)的態度,學生學習文化的差異(德國重反思,波蘭重記憶),政治、社會上利害關係人的角力,德文、波蘭文的翻譯、詮釋,對共構教材的象徵主義(symbolism)與政治期待,教師對教科書的運用、課程的轉變,乃至於教材必須面對自由市場機制的汰留等,皆成為共構教科書的挑戰。

在共構教科書的情境下,「和解」應該被看待為因諸多不確定因素所形成的艱鉅、複雜、長期性的過程。若將和解視為「持續不斷的過程」(lasting process)而非具體目的,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似與象徵性的政治外交效益、共構教科書的教育用途可以相提並論。教師、學者、編者、教育部門官員等人參與共構教科書過程中改變本身的態度觀點,也可能在他們週遭發揮和解的影響力,使眼前看似失敗的計畫在中長期看來是成功的。然而,所謂的「成功」、「影響力」在建構和平、化解衝突、教科書計畫的效益方面難以量化測量,教師對共構教材的使用、反應或看待「他者」(other)的觀點轉換,也需要長期觀察研究,近來則有關於學校中記憶建構與實踐的研究計畫。另外,共構教科書對政治、學界的重要性是否大於對師生的影響?網路等新興媒體跨越國境邊界,對建構歷史、化解國族觀點的大敘事有什麼影響?「教科書」與「和解」之間的關係仍有許多待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