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以表現能力訓練及強化小學生學習成效

|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要培育孩子將來具備競爭力,並進入得以選擇第一志願學校就讀,是必須提早由小學開始準備。特別是除了由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閱讀能力等內在能力外,更應訓練孩子的外在表現能力。而訓練表現能力的目的,是期望能將自己所學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讓人可以輕而易舉的理解所陳述的內容。由於近年來大學採取多樣、多元入學作為招考學生的依據,以簡單論文及面試等來遴選學生的學校大幅增加。也就是說,學生將自己的思考、邏輯以文章及發言方式來表達已逐漸被重視。所謂的表現能力,並非僅是文學性的表現而已,是將自己的思考以深入簡出的說明方式來表達,故亦可稱為是表現能力(簡報能力)(Presentation force)。

而強化表現力的方法,是盡可能給予孩子有說話的機會,是要由訓練孩子對日常所發生的事物抱持著「為什麼?」的態度,並進而督促孩子尋求解決疑問的可能答案。因此可藉由與孩子一起觀看電視新聞的時候,建立親子間的對話契機,並在討論過程中培養孩子獨立的見解及建立自我意見表達的信心。此外由於電腦已普遍進入我們的生活領域中,現在孩子的課程學習範圍內,直接書寫文字的機會相對降低,導致詞彙的學習素養顯現落差。因此強化孩子的文字學習已是不容忽視的課題,尤其應在小學4年級以前完成基本使用文字的學習課程。此乃科學研究人的腦袋會有「9歲障礙」現象。自9歲起邁入10歲的界限會由單純的思考開始轉變為抽象思考。而文字的學習是屬於單純記憶的領域,因此在9歲以前應盡量的讓孩子記憶。在背誦中不僅可以擴大腦袋記憶體的容量,更因文字的記憶是有助於增添詞彙的豐富性,讓語言的表現更能顯出其深厚性及多樣性。

當奠定此一學習基礎後,便開始嘗試將單調深奧的科學課題轉化為熱門的話題,並藉由文字表現書寫成一篇400字的說明文,最後由家長或教師給予潤飾。其中比較重要的是,當孩子所寫的文章中有無法確切表達涵意時,絕不能有「還是小孩子」的將就念頭。縱使是小孩子,應確實將自己的觀點表現出來,對於問題的癥結更應秉持追根究底的態度,則必然會完成一篇融會貫通的文章。在可以理解的知識領域內,應尋求更具體的記述來顯現自我的表現能力,而為人父母者更必須從旁協助引導。對大人而言,文章的增添刪減、用語的簡化是困難的作業,因此與孩子一起成長學習是現代父母所必須學習的家庭作業。對小學56年級的學生而言,在1個主題下應具備與大人對話的能力。例如面對「何謂iPS細胞?」的問題時,是否能在自己所知道的範圍內,井然有序的說明。若可以則我們的孩子便已具備基本的表達能力基礎。

表現能力並非僅能表現在入學考試而已,實際上進入社會後更是重要。例如學校的教師若能像蔣勳老師一樣條理分明的述說,讓深奧的藝術以白話的方式表達,或像周星馳般無厘頭的表現,讓如深淵的哲理以肢體行為解釋,則勢必會提高學習者的満足度。則課程的進行及說明也將變為更容易理解,則師生間的信賴程度也會隨之擴大。

面對未來的新時代,要尋求能脫穎而出則應具備的能力,除了基礎的閱讀能力及計算能力外,最重要的應該是表現能力。換言之前2者共占50%,而表現力單獨是占50%

資料來源參考整理自:プレジデントFamily 2013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