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講座側記:探究國小數學教科書中的課程觀

| 林彥辰、陳淑娟

【文/國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碩士生 林彥辰、教科書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陳淑娟】

【圖/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詹美華 

  教科書是一種文化產物,其內容和形式的決定因素包含知識的合法性,社會對於知識、真理、信念與道德的建構和界定,因而教科書不僅靜態地呈現各當代社會的知識系統,也動態地參與創造各當下社會所認同的合法且真實的知識。為深入了解課程觀本質,從多個時間點參照這些完成式和進行式的知識、文化,揭示教科書內容與編排方式,呈現各該教科書編、審者的知識論與課程觀。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於本(103)321日,邀請臺中教育大學游自達教授,以國小數學教科書文本為例,探討民國51年至民國82年期間教科書中隱含的課程觀演變。

  游教授認為分析教科書,應著重三大面向:聽其言、觀其行與察其隱。「聽其言」係指分析教科書時,須從文本的「編輯要旨」所呈現之編輯理念、要旨、大意等具體說明,進行分析,以察考編者的編排用意,進而了解編者背後的課程觀;「觀其行」係指分析全套教科書的整體形式、體例、材料、活動、練習,透過內容與編排方式的探討,研判編者當時依據何種課程觀;「察其隱」則指得留意教科書內容所明言之訊息外,在小提示或是小叮嚀等非正式內容也可看出編者內隱的預設或意圖,而能見微知著、洞察編者抱持著何種課程觀進行教科書的編輯。

  以各時期國小數學教科書為例:在「聽其言」的部分,比較不同時期的編者大意有何異同,並分別敘述編者的理念中透露出何種知識論與課程觀;其次,「觀其行」,以編寫體例與取材兩部分進行分析,探討各時期教科書內容呈現的形式,包括文字敘述、符號、圖示、標註、醒目提示等項目之異同,且比對內容中所出現的解說示範、問話提示、總結歸納等出現的形式與比例,然後進一步探討教科書中的圖文編配,觀察圖表呈現的時機與功能,圖表配置與文字敘述的關係;最後討論在明言之外的活動意圖與知識興趣等內隱訊息--「察其隱」,分析行動中透露出何種價值、目標與渴望,並且以批判論、詮釋論與技術論等面向剖析編者的知識興趣。

  總言之,過去國小數學教科書的呈現,或許受制於篇幅或其他不明的考量因素,並未將編者的意念、所受的影響等,清楚地化為正文的文字敘述,很多的故事及想法有待發掘和釐清;透過教科書正文、編輯要旨的分析,雖可印證某些理論,或顯現某些時空背景的特色,但一些更關鍵性的個人課程觀立場、想法、思考判斷或群體的協調,已失印痕。為了還原原貌,也期望透過口述歷史的方式,訪談當時參與編輯的成員,重建過去的情境、氛圍,藉以描繪出教科書變遷背後課程觀的演變,更能近一步豐富未來教科書的研究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