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重構歷史教材工作坊分組座談系列報導—民族與多元文化組座談摘記(II)

| 廖苑君

【文/「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究計畫專任助理 廖苑君】

  繼83期電子報摘記王雅玄教授以「民族與多元文化的實然與應然」為題的引言之後,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莊珮柔老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陳惠珠老師、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洪惠檣老師,三位與談人以現行各版本國高中歷史教科書為題材,以實務的教學經驗為例,和大家分享如何面對民族與多元文化課題。

  莊珮柔老師側重於臺灣原住民與新住民族群的相關議題,指出高中教科書原住民與新住民相關的敘述與解釋及潛在的爭議:(1)不斷重複、添加的知識點缺乏教學理論依據,對學生無法產生意義;(2)缺乏區域與東亞研究的概念,無法探究臺灣史是否應置於南島民族研究或東南亞/東亞歷史的部分;(3)缺乏文化理論的架構,致使討論族群關係時過於著重漢原關係;(4)社會學科破碎化,歷史、公民、地理很少針對文化、民族部分共同規劃設計;(5)原住民的介紹著重在史前及明清時代,1949年後的歷史多處理政治、經濟,缺乏民族政策介紹,學生對於原住民/外籍配偶的現況不理解,族群爭議停滯無解。

  面對歷史教科書的困境,莊珮柔老師介紹三個曾運用過的教案帶領學生認識原住民:(1)讓學生閱讀排灣族詩人莫那能的詩《恢復我們的姓名》,讀後思考歷史變遷及詩中敘述原住民處境邊緣化的原因,帶領學生神入、理解他的遭遇;(2)從文學、歷史作品來討論文學跟歷史的想像:閱讀陳第《東番記》後,發現內容雖敘述原住民,但呈現漢人的觀點,很多的想像並非來自所敘述的族群,而是書寫者內心的印象;(31720世紀繪製的原住民圖像,引導學生了解這些圖片如何被繪製,學生進而思考到這些圖像反映了繪者的自我形象,反思到也許並沒有所謂的「族群」。教科書中,「我們」自以為在描寫「他們」,但我們只是看漢人的長相及設想看到的樣子。另外,透過資本主義的社會市場流動、跨國婚姻的方式製造出外籍配偶、越南新娘等「新移民」族群,缺乏探討該議題的核心,使得教材無法處理新移民相關的議題。

  現有的歷史教科書有文化族群歷史記憶斷裂的問題、國族主義的影子未消除;教材不重視歷史思維方式,僅呈現預設的概念,且本質上是國族主義的。而國、高中課綱對原住民部分的規劃相同,是否將臺灣史專題化來討論教材中族群教材的意義?莊珮柔老師認為,我們一定要面對民族的問題,讓原住民活在現在,否則永遠無法面對現在的族群問題。

工作坊分組座談的引言人、與談人報告摘要將持續刊登在本電子報,若需各場次參考資料,敬請上網查詢 http://tpestudygroup.naer.edu.tw/activi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