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的跨界研究──初探教科書中的課程觀

| 朱美珍、林佳筠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朱美珍、教科書發展中心研究助理 林佳筠

  課程觀一直是教科書研究的重點之一,由於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教科書,皆受到當時對於「什麼是合法的知識(legitimized knowledge)」、「孩子應當經由什麼方式獲得知識」、「什麼是值得追求的課程目標」、「課程應如何組織」等觀點所影響,而教科書中的課程觀如何被解析,本中心於103227日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所長周淑卿教授對此進行一場精闢的講座,她除了說明什麼是「課程觀」、如何分析教科書裡的課程觀之外,更提醒我們如何運用口述歷史所獲得的資料,來補充教科書文本中所看不到的訊息,讓教科書之課程觀研究更具價值。 

  首先,周教授從課程切面的論點解析「課程觀」,她從「課程」是什麼?課程主要目的為何?選擇何種教育內容?以何種型式構成課程?等面向來分析: 

  第一,「課程」的定義很多,有些人將之視為學生的「學習經驗」;也有人認為是「學科內容」,包括學科知識的原理原則、核心概念或重要方法等;亦有人視之為達成課程綱要的「學習目標」;或是一套學習藍圖或計畫。因此,教科書編者所持「課程」觀點不同,他們編寫教科書的出發點就會不一樣。 

  第二,關於課程目的,有些人從學科本質來看,認為課程的目的是為了理解學科知識與方法(學科課程論);有些人從建構個人經驗來談,認為課程應有助於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及理解事實的現象(經驗主義);也有些人從社會導向來看,認為課程目的可能是適應社會及促進社會和諧(社會適應論)或改造社會及促進社會公平(社會重建論)。所以教科書編者所持課程目的不同,自然會影響他們執筆的視角。 

  第三,在選擇教材內容方面,有些人重視「學科的核心概念與原理原則」,會將學科知識很有系統性地鋪陳於教科書中。有些人關注「個人或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現象與問題」,則優先考量學生的生活經驗,將學科知識以此為核心作陳述。也有些人以「文化中的核心知識與價值」作選材,即認為每一學科都有它的核心知識與價值,必定要納入教科書內容中,才足以彰顯其學科本質及其功能性,且這樣的觀點是不能動搖的。由此顯見,教科書編者選材觀點的不同,會直接影響他們構築教科書內容的差異性。 

  第四,以何種型式構成課程?有人認為教科書應將學科概念邏輯性排列,由淺至深,並適當重複部份內容,這就是布魯納(J. S. Bruner)指稱的「螺旋式課程」。但有人覺得教材應著眼於學生生活經驗與所處的環境,其編排可採問題中心或萌發式課程(emergent curriculum)方式作規劃。但這兩種不同的課程組織模式亦可顯露教科書編者對課程設計的不同意向。 

  除了以上述課程切面來觀探外,「課程觀」亦可從「知識興趣」的切面來探究,這也是常被課程學者所關切的,大致可分為三個面向:其一是「技術論」,他們比較關注學生該具備的學科知識,如何運用這些知識,以及學習後會有哪些產出或表現。其二是「詮釋論」,比較著重學生該如何去理解事實現象背後所呈現的意義或問題本質;其三是「批判論」,比較留意課程中的取材有沒有受哪些權力介入,甚至關注他們如何避免被控制而形成單一論點或意識形態等問題。 

  綜觀上述,不管是「課程面向」或「知識興趣」來談課程觀,都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研究視野,協助我們探討教科書中的課程觀。至於如何分析,周教授認為可以從教科書文本分析及口述歷史訪談雙軌並進。 

  以教科書文本分析來看,可從「編輯大意」、「章節架構」、「編寫體例」、「敘述形式」與「圖表功能」等來分析。編輯大意可以看出教材內容所根據的編選原則;章節架構的安排可了解整體課程組織型態;編寫體例的規劃可看出編者用何種方式來呈現教學概念。而敘述形式則是文本分析的重點,有些課文是直接提出重要概念,下定義,然後解釋前因後果,給定論,像是「典律式」的論說文體;另外一種是鋪陳現象、事件經過,然後問題討論,沒有下定論,像是「敘事式」的記敘文體,這兩種不同敘述形式可顯露編寫者傳達課程的策略意涵。至於圖表具備多功能的用途,有些是補充或重現文字意義,並作歸納總結;有些則是鋪陳情境、引發思考與討論。上述個面向之分析協助我們探究教科書編者編寫教材的課程觀點。 

  另,從口述歷史的訪談中亦可發現──當時編者的編寫想法與最終呈現教科書之間的落差,尤其當年形成教材的過程中,參與教科書編審者對教材架構有否不同意見?教材選材時是否有爭議?如何決定撰寫體例?對圖表設計的構想是什麼?有否編與審者之外的第三人介入?這些提問可以幫助我們從訪談中獲得文本分析被隱晦的訊息。當然更積極的面向是,可從訪談中得知編者在構思編寫之前,有何教材藍圖或架構?他們希望學生學習這些學科目的何在?從學習中,對學生有何貢獻?如果學習得好,學生應該有何種表現?甚至對課程標準中教材大綱轉換成教材架構的看法、對本科目而言的重要內容的選擇、選材所考量的出發點(如:從生活經驗、學科的典型案例與問題、具有共識或定論的事象、爭議的論題等方面)等,都可以一一成為補充教科書文本分析所不足的重要資料,從中更深層地探討形塑教科書課程觀歷程中所隱含權力政治。 

  綜之,了解不同歷史的時空條件下,教科書如何選擇、組織知識?孩子透過什麼方式獲得知識?為何是這些知識被合法化?如何合法化?經由教科書文本分析及口述歷史訪談交織而成的發展脈絡,可讓教科書中的課程觀有更完整的分析與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