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大學招生名額中提撥3成,供繁星推薦入學

| 陳清溪

【文 / 陳清溪主任秘書】【圖/載自網路】

本處第8期電子報提出12年國教應採學區免試及依戶籍分發入學高中職,以舒緩學生升學壓力,但這項措施能否成功,關鍵在於大學招生制度是否配合改變。家長為了子女的升學,怕小孩輸在起跑點,從小就送子女去補習,遷戶籍跨學區就學,不外乎是希望子女能就讀明星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子女能找到好的工作。「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觀念,深植於家長腦海中。家長花費大量的補習費,學生越區就讀,舟車勞頓,日以繼夜的補習,拼考試成績,不外乎是想就讀國立大學,甚至頂尖一流大學。因此,十二年國教如何做到讓家長覺得不必上明星高中,選擇戶籍所在的社區高中好好讀書,也能有進入好大學的機會,則明星高中的迷思不攻自破,12年國教學區免試入學高中的政策才有可能成功。

目前大學招生的管道以考試分發及甄選入學(包括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兩種為主。以臺灣大學100學年度教育部核定之大一招生名額,考試分發有1889名,繁星推薦有227名,個人申請有1362名,合計3478名,如能逐漸增加繁星推薦至1043名,調降個人申請名額,亦即繁星推薦約佔全部招生名額的三成。這1043個名額則按各公私立高中高三學生人數占全國高三人數的比例分配,例如99學年度全國公私立高中三年級學生有130000人,假設甲校高三學生有500人,則甲校繁星推薦可分配到的台大名額有4名(500/1300001043=4名),若某校高三人數較少,分配不足一人時,則以分配一人計算。此舉將可讓每一所高中皆有分配到臺灣大學繁星推薦的名額。目前的明星高中學生有很多是來自外縣市,例如:建國中學約有四成的學生來自基隆、新北市、桃園縣等外縣市,台中一中約有六成學生來自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等,可見越區就讀嚴重。把成績好的學生集中在一所高中,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及學習不見得有利,反而增加他們的挫折感,得憂鬱症,甚至自殺等案件。如果每所國立大學皆能配合政策,提撥招生名額之三成(即繁星推薦保障名額)分配給每一所高中,其餘七成則過過指考分發(即考試分發競爭名額),則成績好的學生自然會留在社區高中就讀。把成績好的學生集中在一個學校,反而不利繁星推薦升學。要推動這個措施,就必須由教育部好好跟國立大學溝通,請校長、行政人員、教師支持十二年國教。當成績好的學生留在社區高中就學時,國立大學仍然可以招收到各高中成績好的學生。十二年國教學區免試入學能否成功,就看上游的大學招生制度能否改變,當上游的升學制度改變時,下游的高中入學制度自然會跟著配合,12年國教學區免試入學及學生就近入學的政策才有可能成功。要說服大學校長及教師的支持,有賴教育部的決心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