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在語文工具書中的角色

| 羅敦英

【文/本國語文教育研究發展辦公室專案助理 羅敦英】

  對於大多數的讀者而言,辭典的功用在於提供參考資訊,故作為語文工具書的辭典,就不外是提供字義、詞義、字句出處、用法舉例或辦析近似之類的內容。也因此,隨手翻閱中外語言工具書,不論各典體例特色的差異,大概各條目多是以釋音、釋義、例證為基礎架構。

  而現代常用語文工具書中,各條目的參考例證,普遍是以詞例、句例為主要呈現方式。讀者大眾在閱讀單字釋義後,對於單純以詞為證的舉例,相對於易於領會,但因為沒有語用情境,相對缺少詞例運用方式、時機的參考訊息。故而複詞條目多以語體造句為證,除了具有補充釋義、解釋用法的功能,也提供讀者使用詞條的參考情境。

  然而,礙於工具書的釋義篇幅精簡,詞條釋義後所列的例句可能至多二例,未必能涵蓋所有用法,所取的例句,則時常著眼在能否客觀描述出既貼合釋義又可輔助釋義說明的句子,講究句法正確與文字優美與否。像是要為「牧民」詞條造句,或以「這片遼闊肥美的草原,是牧民放牧牛羊的理想天堂。」為例句,除了呈現其釋義為「以畜牧為生的人」以外,更讓讀者藉由例句想像「以畜牧為生」的生活情境,得到釋義文字以外的理解。

  如果讀者在運用工具書的當下,藉由例句,除了了解文字本身的意義及運用,還能產生相同情境共鳴的感受,或許我們可以推測讀者所處的時空環境,是與編寫釋義例句的時代相近。倘若隨著時代更迭,辭典中的例句情境、價值觀念,與讀者普遍的認知產生落差時,除了無法達到共鳴外,讀者可能還會解讀出非編者用心之負面價值、偏差觀念或不當聯想,進而造成對工具書整體內容的誤解,影響甚鉅。

  因此,若要呈現一部與時俱進的語文工具書,除學理上講求的保留語言演化歷程外,對於語體例句的撰寫功夫,得再更加斟酌,專注的焦點不能只有為詞條造出符合語文結構的句子而滿足,要讓例句客觀表述詞義、呈現文學性及使用語境,才能充分發揮例句的功能,且不致成為辭典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