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學分的永遠

| 廖嘉臻

【文/本國語文教育研究發展辦公室兼任助理 廖嘉臻】

  「孩子,拿這去墊墊!」老師遞一本厚厚大大的書,給因為發燒正在補考期中考卻恰逢文學大樓停電只能坐在樓梯間寫考卷的我。

  記憶中的老師,就是這樣體貼善待學生的。

  和老師的第一次相遇,是大三選修的《韓非子》,我一直不是個出勤正常的學生,常常因為自己的惰性,就讓睡意犯罪而錯過上課的時間,不過考試和報告都有準時繳交,所以課程並不算修得太辛苦。老師總說:「生命是很美好的,不想上課,就去玩吧,孩子,不要浪費時間呆呆坐著卻沒有收穫啊!」期末考的時候,看著大家與考題面面相覷,他幽默的說:「不會寫就交卷吧,快點出去玩!」老師堅守著道家的「無為而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事情都不忍苛責學生,說的每句話是一種舒服的幽默,而每句話後面都會添有爽朗的笑聲。

  在老師擔任輔大文學院院長的時候,有一次教育部集合了很多學校的文學院院長,要共同商議怎麼樣拯救現代學生的作文能力。開完會後,老師上課時便與我們討論,但他卻很瀟灑的說:「商量什麼計畫,就爛到底就好了,一旦爛到最底,自然就會有人要提倡國語文的能力了!」詼諧的態度,其實潛藏著老師學術的中心思想,他把自己所學的先秦諸子思想,活用在自己的生活當中,不生搬硬套,也不勉強學生的性格志願,鼓勵大家多學多看,甚至多玩,就是要我們多體驗人生的種種,總會一天也可以有自己的一番體會。

  那一天,老師剛幫大家上完《莊子》,我騎了十幾分鐘的機車回到家,現代人的文明病就是立刻開臉書刷動態,我卻看到……老師因心肌梗塞送醫院的消息。我泛著眼淚,不敢置信、不能想像前幾十分鐘老師還談笑風生,還強調叮嚀著我們要怎麼樣養生,可是時間軸卻一瞬間被拉扯得好遠好遠;晚間,宣布急救無效,拉扯之中,老師已經和我們在不同的時空。

  「孩子啊,哭什麼呢?這不就是人生嗎?…」我好像可以聽到老師在耳邊說著這句話,可是我卻止不住那捨不得的滾滾淚水,內心糾結百轉,這樣的一位好老師,如同他的瀟灑,上完最後一堂課,說句再見也沒有的離開了。

  好幾次,都不敢走那條迴廊,那是老師常常趁沒課閒暇打太極的地方,也不敢經過那個補考的臺階,已經沒有老師能再遞給我那本又厚又大的書墊著寫字。老師常說:「做人做事,腦袋要冷,心腸要熱。」是老師喚起了我對文學的熱心腸,可是卻黃牛了說要當我指導教授的約定。

  這是兩年後的秋天了,遺憾在沒有老師叫我「孩子」的日子裡即將開啟研究所生涯,那一年短短四學分的相處,片刻即是永恆,那是我心中最感恩的收穫;致敬愛的 王金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