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該想想「心足跡」的時候了

| 桂景星

【文/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校長 桂景星】

  最近,在一個應邀參與討論在地化農村環境教育課程型塑的機會裡,聽到一個熟悉的「碳足跡」名詞,還有另一個不熟悉的「水足跡」名詞。這個頗為新鮮的邂逅,在創課者導引詮釋下,讓我對於水足跡有一種類比於碳足跡的深入理解。相較於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可被定義為與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行政院環保署網站,2014);水足跡(Water Footprint)則是對於水資源使用及風險管理調查的一種「水揭露計畫」(CDP Water Disclosure)(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2014)。

  這麼多基於環境永續教育發展所衍生出來的21世紀新名詞,發明這些名詞的起心動念,不外乎希望藉著抽象不可見資源消耗量的具體化,提醒人們每一項可見商品背後所代表的環境資源耗損情形。如此心念碰撞,又正逢時下陷於廢油餿透全臺的食安風暴裡,我忽然閃過一個念頭:那麼,是否是該想想「心足跡」的時候了?

  我創價了一個稱為心足跡(Heart Footprint)的名詞想像,也該描述我對心足跡的定義與期盼。做為教育工作者,社會上發生問題弊端,教育失敗總是歸因之一。即便課程改革成了學者口中「缺德」課程(缺少生活倫理道德課程),又或教育變革援引他山之石「品格」教育(換湯不換藥的另一種道德課程宣示),卻總讓我們憂心忡忡於社會風氣「急功近利」成不擇手段、不顧他人死活,甚至是每每餿成讓人瞠目結舌的可怖程度。臺灣究竟怎麼了?

  先不談臺灣社會怎麼了,就先看看社會縮影的學校教育發生了什麼事。受實證主義績效責任的強大影響,近十年來臺灣教育流行一種「急驚風」現象,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從民間到公部門,不斷地像無頭蒼蠅般汲汲營營於「立竿見影」的勳章,甚至由教育部帶頭做起,大搞一年兩年三年急就章「短短光景」就能宣稱成就了所謂的「國家○○獎」、「○○卓越獎」、「○○金質獎」…等等多如牛毛讓人眼花撩亂的碩大獎項,以及勞民傷財量化導向建構了所謂的「校務評鑑」、「統合視導」、「通報機制」…等等機械化制約人性的表面效度。這些由上頭帶頭吹起的立竿見影「急驚風」現象,何嘗不是構成如今半年一爆防不勝防的種種功利歪風之始作俑者。

  有時我們懷念昔日經濟起飛前,臺灣人最質樸最美的奉茶風景,總說這是臺灣存在於華人世界最良善的價值。然而,當一國的教育改革,改到直白暗示教育工作者急功好利的追求速食可成的表面效度,而不再歌頌默默耕耘永續專注的內涵人文時,這個社會還有什麼希望?在積極追求物質文明實證競逐的教育態念之餘,或許我們也該認真思考「心足跡」所伴隨肯定的一種慢學從容、人文自在之教育內涵實踐價值。

  教育內行人都明白,倫理道德課程貴乎實踐內化,而不在口號嘎響。不管從產品履歷,從經濟視域的觀點,或從教育立國,從移風易俗的考究,是該想想「心足跡」的時候了。心美,則百事順暢風調雨順;心善,則信任有感國運昌隆。尤其是握有權力的高官(如教育部)、中官(如教育局)、低官們(如學校),真的該好好從心足跡的角度,認真思考每一項自我實現的榮耀勳章背後,是否帶來的無形影響,是一份正念良善的美好「心足跡」敘事展現。而如此抽象的「心」之足跡,其實正是昔日臺灣社會曾經擁有,而今日刻正急遽流失的臺灣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