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指數

| 李俊仁

【文/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李俊仁】

  今年九月初,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公告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4-2015),在144個受評國家,臺灣排名第14,較去年下降2名。

  一個國家的GCI指數(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由三大次指數所組成:基本需要(basic requirements)、效率強度(efficiency enhancers)、創新及成熟因素(innovation and sophistication factors)。這三個次指數又可再細分12個分項指數,各個分項指數又進一步由不同變項所組成。臺灣在基本需要的次指數,全球排名第14,較去年進步2名;效率強度的次指數,全球排名第16,較去年下降1名;在創新及成熟因素的次指數,全球排名第13,較去年下降4名。

  報章雜誌似乎都較關心排名,鮮少人關心這些指標是如何得來?調查資料的來源?如何計算指數?就資料來源而言,WEFGCI資料分為兩類,一類是統計數據;另一類是企業經理人的問卷調查。企業經理人的問卷調查為1-7點的李克特氏量表,7分是最好,1分是最差。WEF在每一年的第一季就完成調查,然後採取兩年的加權(可以想成是平均值)得到調查的指數。例如,2014-2015年的全球競爭報告,有許多項目是採取企業經理人的意見調查,資料取得的時間是2013年以及2014年第一季的調查資料。臺灣在2013年有71位企業經理人參與,2014年則有83位參與,根據WEF的調查報告,有一定比例的受訪者是相同的。

  就資料處理而言,為了讓各國的數值可比較,資料經過兩個步驟處理:一個是常態化,另一個是經過最小最大轉換。最小最大轉換的目的乃在維持國家間的排序,同時也考量分數間的差距。

  基本上,GCI指數是由基本需要、效率強度、創新及成熟因素三個主要次指數所組成。但各國因經濟狀態不同,WEF認為需要強調的重點不同,三個次指數的百分比也不同。例如基本需要、效率強度、創新及成熟因素佔GCI指數的百分比,臺灣是20-50-30、印度則是60-35-5

  三大次指數又是自12個分項指數,以不同權重計算得來。各分項指數在計算時,又是以不同的權重計算各變項得來。例如,效率強度次指數的17%,是從第5分項指數高等教育與訓練得來,而高等教育與訓練本身是由分項指數裡的變項:由5.01中等教育粗在學率、5.02大專院校在學率的平均值佔33%5.03教育系統品質、5.04數學與科學教育品質、5.05商管學校品質的平均值佔33%5.06學校網路、5.07研究和訓練設施、5.08人員訓練的平均值佔33%,如此計算得來。上面的數值,只有中等教育粗在學率、大專院校在學率是根據統計資料,其它項目,都是根據企業經理人的問卷調查而來。

  不管任何調查的國際排名,臺灣政府行政人員都應該關心。但,應瞭解評比的計算基礎,再判斷是否對於臺灣有實質的意義,特別是對於人民的感受與運作是否有意義,以及知道如何解讀資料的意義,不要只關心排名,因為排名受到變項選擇以及分數計算方式的影響。

  這就考驗專業了。

  臺灣的行政人員,是否有足夠的專業能力,能夠解讀國際評比?

  這當然跟臺灣的競爭力有關。